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2025年7月26日,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色薪火”实践团赴中国邢窑博物馆开展了主题“品瓷韵承古艺,践真知传文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邢窑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是国内首座以邢窑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集中展示唐代“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邢窑白瓷珍品。馆内藏有玉璧底碗、执壶等经典器型,通过文物陈列、遗址复原、非遗体验等形式,生动呈现邢窑“类雪类银”的工艺巅峰。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参观展览、体验传统制瓷工艺、开展文化宣讲等形式,深入了解邢窑白瓷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步入一楼展厅,映入眼帘的的从火炉中推着白瓷走出的工人,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近距离观察邢窑白瓷的经典器型——玉璧底碗、执壶、瓷俑等,惊叹于唐代“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瓷器传奇,同学们了解邢窑作为唐代"南青北白"中白瓷代表的历史地位,掌握其胎质细腻、釉色洁白、造型简约的特点,以及对中国瓷器发展的影响。
在“探秘千年邢窑白瓷,唐代‘南青北白’的邢窑”的板块中,同学们通过学习详细的图文介绍,并对展品细细地观察中,了解粗细白瓷的区别,明白了粗瓷民用,细瓷贡皇室,且釉色如雪、工艺精湛。通过对比胎釉、学习烧制技艺,同学们不仅感叹古人直抵人心魂的智慧,同时也感悟到民族融合下的匠心传承,更思考如何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生,助力社会多方面建设。
通过这次走进“邢白瓷”的文物观摩、非遗体验和专题调研,同学们既惊叹于唐代工匠的极致匠心,更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一件件雪白瓷器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辉煌,激发了青年学子传承非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在千年白瓷中读懂中华文明的璀璨,触摸"盈"字贡瓷,体验传统工艺,同学们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更坚定了传承文化、报效祖国的信念。让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