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安徽师范大学马院暑期志愿服务队:深耕芜湖书房 传承文化薪火显担当

    时间:2025-08-01     阅读: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江淮书房,品赭麓书香”志愿服务调研团队

       2025年7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探江淮书房,品赭麓书香”志愿服务调研团队走进芜湖各大书房,开展了一系列涵盖调研走访、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等内容的实践活动,以青春力量赋能城市文化建设,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薪火相传。

探书房底蕴,绘文化新景

       7月1日起,马院赴芜湖市“探江淮书房,品赭麓书香”志愿服务调研团队的队员们,踏着晨曦,走进芜湖各大书房,进行实地调研,解锁城市文化新场景。走进书房,独特空间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复古与现代融合,书架错落陈列各类书籍,营造浓郁书香氛围。调研中,团队与工作人员和负责人读者交流,了解运营模式与阅读活动开展情况。芜湖书房不仅是藏书之所,更成为市民分享思想、交流感悟的文化平台,凭借统借统还的模式,打造“五分钟阅读圈“,充分做到便民利民惠民。葵月书房的王老师表示:“书房设立也是希望让大家多读书,读书启智,读书育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未来,期待其持续拓展功能,成为展现城市文化魅力、涵养市民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助力芜湖文化建设再添活力。

传红色基因,润童心成长

       7月4号下午,志愿者们走进花津书院,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之旅。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围坐在小朋友中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从英勇无畏的小英雄王二小到无私奉献的炊事班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事迹,深深吸引着小朋友们。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天真烂漫的问题,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故事讲述结束后,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小朋友们制作红色手工。折纸红星、绘制红色主题手抄报……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稚嫩的小手,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融入到每一件手工作品中。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了解了红色历史,感受到革命精神,还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红色种子。志愿者们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7月5号上午在葵月书房,一场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小讲堂温情开展。志愿者陈飞宇以生动讲述,带领小朋友们走近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以墨为糖”的经典故事,让信仰的种子在童真视角里悄然扎根。活动现场,志愿者借助史料与图片,将历史场景缓缓铺陈:百年前的浙江义乌柴房内,陈望道为译《共产党宣言》日夜伏案,专注的他错把墨汁当红糖蘸食,却脱口感慨“真理的味道比红糖更甜” 。

       图为实践队伍成员向小朋友们生动讲述红色故事故事结尾,有小朋友天真发问:“墨汁不是有毒吗,怎么能吃呢?” 志愿者耐心解答,解释这一细节并非强调墨汁可食用,而是生动展现先辈为追寻真理,全然投入、忘我的精神境界,质朴回应进而引导孩子们理解信仰的力量。正如宣讲最后所说:“希望借由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在书香中读懂初心,把先辈们的精神传承下去,长成有担当的红苗。”

献青春力量,筑书香阵地

       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芜湖书房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走进芜湖马塘书院,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炎炎夏日中的书院送去一缕清凉的书香与青春的活力。

       在书院内,他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投入服务:在书库区,同学们仔细整理、分类图书,将散落的书籍一一归位,汗水浸湿了衣衫,却让知识的殿堂更加井然有序;在儿童阅览区,队员们化身亲切的“伴读伙伴”,耐心引导年龄较小的孩子阅读绘本故事,分享阅读乐趣,专注的眼神与纯真的笑脸在书香中交汇;学习区里,志愿者们发挥专业所长,为前来温习的学生解答课业难题,并与陪读的家长真诚交流学习方法和教育心得,分享实用经验。队长包同学称,护书、伴读、辅导虽累,但传递了知识与快乐,更深化了责任,感到充满意义。此次马塘书院之行,不仅是一次暑期的社会实践,更是一场生动的劳动教育和责任担当课。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阅读的土壤,在服务他人中锤炼自我,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知行合一的责任与风采,也为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

       此次系列活动,安徽师范大学马院暑期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探索城市书房功能、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市民需求。未来,团队将持续投身此类实践,为芜湖文化建设注入青春活力,让书香与红色薪火在城市中持续传递!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