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贯通科艺文史,验真朝夕躬行——“珠海科技学院青禾知行青年队”走进南朝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04     阅读:
    来源:珠海科技学院青禾知行青年队
  
  蝉鸣聒噪的七月,青禾知行青年实践队11名队员怀揣着为乡村孩子点亮假期的初心,奔赴南潮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假兴趣班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多元课程,用陪伴与知识为孩子们编织了一段难忘的夏日记忆,也在实践中完成了团队与个人的成长蜕变。
  一、初心启程:以兴趣为钥,播撒成长种子
  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南潮村暑假兴趣班志愿者招募信息后,队员们被“丰富村里孩子假期生活”的目标深深触动。团队深知南潮村的孩子不缺欢乐,缺的是接触多元知识、激发潜能的机会,因此毅然踏上实践之路。
  图为南潮村村口牌坊
  队员们以“玩伴与导师”的双重身份定位,带着教具与热情而来,课程设计紧扣“激发创造力”与“别样体验”两大核心。通过手工、音乐、体育、科普、自然认知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双手的魔力、听见旋律的美妙、感受探索的乐趣、知晓草木的学问,最终目标是让孩子们能笑着说“这个暑假太有意思”,用课程为假期添彩,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创造的种子。
  二、课程亮点:多元体验,点亮夏日课堂
  (一)彩绘石头:指尖创意绽放
  彩绘石头课上,孩子们捧着普通石头尽情发挥想象。有的画出淋着糖霜的甜甜圈,有的描出带车轮的小汽车,还有的将石头变成咧嘴发射的豌豆射手……在自由创作中,每一颗石头都被赋予独特灵魂,成为孩子们创造力的生动载体,让孩子们在绘画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与双手的魔力。
  图为孩子们在课堂上彩绘石头
  (二)汽水实验:科学趣味启蒙
  汽水实验课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实践。孩子们与队员一同制备不同风味的汽水,观察材料在瓶中融合产生的奇妙变化,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亲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对化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图为团队成员在实验课上指导孩子操作
  (三)红色歌曲学唱:旋律中传承力量
  作为珠海市斗门区“善雅斗门文明有你”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之一,“唱响童谣童声飞扬”少儿合唱活动热闹开展。孩子们用手掌、脚掌、膝盖等部位创造节奏,在节奏传递游戏中锻炼团队协作与节奏感。在歌曲学唱与节奏伴奏环节,孩子们以身体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既提升了音乐表现力,又在红色旋律中感受文化力量。
  图为团队队员带领孩子们开展红色歌曲学唱
  (四)趣味体育课“螃蟹赛跑”:运动中收获欢乐
  “螃蟹赛跑”游戏成为体育课的欢乐焦点。孩子们三三结对,双手环着侧身前行,如同一只只横冲直撞的小螃蟹。随着指令响起,大家迈着滑稽步伐向终点冲刺,有人脚步错乱笑得直不起腰,有人相互搀扶稳步向前,场边加油声与欢笑声交织,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增强协作能力,享受运动的纯粹快乐。
  图为“螃蟹赛跑”游戏中的欢乐瞬间
  三、团队成长:双向奔赴的温暖蜕变
  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实践队队员实现了显著的自我提升。在指导歌唱时,队员们对节奏掌握不足的孩子反复示范,展现出超乎预期的耐心;在处理孩子们的互动矛盾时,他们主动以平视视角倾听诉求,逐步学会从儿童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
  队员们表示,此次实践深刻改变了他们对乡村教育的认知:曾经行事粗放的队员,在引导孩子完成精细手工时变得专注细致;看到内向孩子在鼓励下首次主动发言,他们切实体会到教育过程中“陪伴”与“引导”的重要性。“孩子们的真诚反馈,是最生动的社会实践教材。”队员们一致认为,乡村教育的核心并非知识的单向灌输,而是以爱与陪伴为纽带,为孩子们点亮探索世界的精神之光。
  四、离别与展望:夏日暂别,热爱续航
  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共开展14节课,覆盖20余名儿童,有效丰富了当地孩子的暑期生活。活动期间,显著的成长在细节中体现:原本内向的孩子逐渐主动参与互动,曾表示“不擅长绘画”的孩子自信地展示作品。离别之际,孩子们在栏杆旁挥手道别,稚嫩的邀约中满含对陪伴的不舍,成为实践队队员心中深刻的记忆。
  图为团队队员与南潮村暑假兴趣班负责人合影
  此次南潮村实践虽暂告段落,但孩子们眼中的求知光芒与因活动激发的探索欲正持续延伸。实践队认为,“三下乡”活动的价值在于以微小行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用短期陪伴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增添微光。未来,青禾知行青年实践队将总结此次经验,持续关注乡村教育需求,探索更多元的实践模式,吸引更多青年力量参与乡村建设,让青春力量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持续发光发热。

  (撰稿人:刘艺嘉、赖广权、曾琪森、陈慧碧、苏文瑄)
  (实践团队:珠海科技学院青禾知行青年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