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衿聚力宁夏行:以青春实践书写团结振兴的华章

    时间:2025-08-05     阅读: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马晓婷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西安工业大学“青衿聚力·民族团结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3日至9日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银川、吴忠等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历史探究、生态考察、产业调研及基层服务,全方位探索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

实践队在吴忠市金花园社区石榴籽广场合影  梁圆圆摄
实践首站为宁夏博物馆。贺兰山岩画的神秘符号与新石器时代彩陶,勾勒出早期文明轨迹;“丝路重镇·民族交融”展区内,回族刺绣与波斯风格瓷器交相辉映,再现多民族文化交汇盛景;民族团结馆中的图文资料,记录着各族群众共筑家园的历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注解。队员们通过一件件展品,深刻感受到了宁夏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元的民族风情。

实践队在宁夏博物馆大厅合影 梁圆圆摄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从传统木质酒器到现代化酿造设备,串联起葡萄酒产业发展历程。队员们了解到,“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各族农户通过葡萄种植增收,绿色种植与节水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走访酒庄时,队员们亲身体验葡萄酒品鉴,感受产业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智慧,更从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纽带,大家携手提升品质、拓宽销路,让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香飘四海。

实践队队员参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博物馆 梁圆圆摄
灵武之行中,队员们深入社区广场和居民聚集区,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聆听各族群众互助故事,收集乡村发展需求,明确基层痛点。调查显示,群众对乡村发展期望迫切,普遍希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生态保护。在白芨滩林场,队员们沿着治沙成果展示区前行,了解了六十年间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沧桑巨变,还参与了灌溉管道检修和林区杂物清理,亲身体验生态保护工作的艰辛与责任。瓜田间的劳作让队员们体会到农业生产的不易,深刻理解“产业先行”的重要性。劳作之余,队员们与当地农户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种植和现代化管理提升农作物产量与质量。通过交流,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农户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业发展的热切期盼,这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信念。

实践队队员向居民群众和瓜农开展调研 梁圆圆摄
实践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吴忠市金花园社区开展调研学习,在这里,队员们感受到民族团结的力量与社区治理的温度。在党群服务中心,他们详细了解了“金色阳光·七彩家园”的文明实践体系,体会到社区对居民的温情关怀;民族团结壁画上各民族群众欢聚的画面,传递出和谐共融的愿景。座谈会上,队员们结合所学与实际,为社区服务提出创新性建议。实践队指导教师乔娜代表学校与金花园社区签订《西安工业大学实践教育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傍晚,队员们在石榴籽广场与老人共话家常,夕阳余晖下,温馨画面如石榴籽般紧密相连,见证着民族团结与社区发展的美好。

实践队队员与金花园社区工作人员交流 梁圆圆摄
实践活动在“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落幕。队员们在此深入了解“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的事迹,泛黄笔记与服务台账中,记录着她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凝聚着对社区的深情与对民族团结的执着。队员们被其精神打动,纷纷表示要以她为榜样,将青春热情与智慧投入社会实践,助力民族团结与社区发展。参观后,队员们协助搬运物资,虽汗水浸湿衣衫却无人抱怨,还与银川能源学院实践队围坐交流,让“一辈子做好事”的志愿精神成为青春担当的最佳注脚。

实践队队员参观兰花芬芳志愿服务中心 梁圆圆摄
此次宁夏之行,西安工业大学“青衿聚力·民族团结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历史中触摸民族交融脉络,在生态与产业领域探寻振兴之路,在社区与志愿服务中感受团结温暖,以青春实践诠释了民族团结与实干担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