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淮北师范大学的学子积极响应暑期"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号召"红基因·金土地"金寨实践队奔赴金寨县南溪镇,在红色故土与乡间田野中,以脚步丈量乡村发展,用实践感知振兴脉搏。实践队深入乡间,循着金寨突出的红色文化,感知金寨振兴现状,积极调研,团队成员听取村支书展开宏伟振兴蓝图构建,同时了解当地村民心声,并积极总结调研成果,团队成员获颇丰。
红色寻踪:踏访革命旧址,聆听历史回响 团队首站抵达金寨县南溪镇立夏节起义旧址,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透过泛黄的文献、斑驳的武器展品还原"立夏节起义"打响鄂豫皖革命第一枪的壮阔历史。随后团队成员前往汤家汇镇,走进苏维埃政府旧址、赤色邮政局等革命遗迹在当地老党员的带领下,触摸石墙上"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刻痕,听红军后代讲述军民鱼水情。
在旧址庭院,队员们偶遇来自上海的高中生研学团,围绕"红色文化传承"展开采访。"第一次实地感受革命故事,比课本更震撼!"一位学生感叹道,两地青年在旧址前合影,让红色基因在代际对话中传承。
乡村对话:书记细说振兴路 团队成员随后前往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与村书记展开深入交流。村书记向大家详细勾勒出丁埠村的“振兴蓝图”,围绕红色文化,其中包括了立夏节起义旧址等多个起义点,当地的突出的民宿文化,与绿水青山等资源优势展开介绍。
同时也提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今的丁埠村发展势头向好,年轻人返乡做直播,老人在茶园务工,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在村支书与我们的交谈中,我们也深刻明白了当地的发展振兴蓝图,同时村支书提到,振兴路上,正是需要我们这种青年去勇担大任,团队成员都深有感悟。
民情调研:田埂上的振兴心声 队员们分组走访村民,在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里,我们访问了当地村民,与当地村民亲切攀谈,当地村民细数变化说:"水泥路通到地头,医保报销比例高,村里还教我们用智能手机。”同时访问了中医馆的医生,医生指出,将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也逐渐迈入当地村民视角,也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增添了力量,增强了人民福祉。
队员们积极听取基层人民的心声,积极记录,分工合理。在此次深入乡间调研中,团队成员都深有感悟,深入基层,通过村民们话语中的种种细节,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百姓生活越来越美好、日子欣欣向荣。
感悟总结:心灵深处的调研思考 从旧址到田间,队员们先是参观了红色文化,以红色文化精神滋润心灵,同时制作了微视频,将当地的红色经典文化传播到大众视野,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金寨的红色文化,团队成员走访了金寨县南溪镇多个地方,与多个高校进行三下乡调研分享,听村支书细说振兴路,听取村民心声,这都让团队成员有了深刻的调研思考。
其中"当听到村书记说'年轻就是振兴火种'时,突然懂了所学专业的意义。"此次"三下乡"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金寨的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它不仅凝聚着先辈的奋斗力量,更为乡村注入发展动能;而乡村振兴则是红色基因的时代延续,让红色热土焕发新生,激励着青年学子勇担使命,以青春之力续写老区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