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赋能乡镇文旅融合发展,2025年7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炘星向荣”实践团前往茂名市电白区小良镇,开展为期两周的深度调研。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跨专业优势,进一步完善了小良镇历史建筑研学旅游路线,并开发了系列特色文创产品,以实际行动贡献青年智慧,激活乡村文化基因。
校地协同:青春力量赋能古建新生 小良镇作为电白区“百千万工程”重点建设圩镇,拥有炮楼粮仓遗址、适庐洋楼、祥坡古骑楼街等近现代建筑瑰宝。在电白区委区政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的框架下,“炘星向荣”实践团与茂名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紧密联动,通过实地测绘、村民访谈、史料研读三维并行的方式,系统梳理古建筑现状:
适庐洋楼:由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青砖灰雕、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虽历经沧桑仍显独特风韵;
祥坡骑楼街:1500平方米红砖建筑群,18间铺面留存百年商埠记忆,雕刻纹饰尽显岭南特色;
炮楼粮仓遗址:见证小良镇农业仓储历史的标志性遗存。
团队累计走访村民100余人次,在镇政府、村委会支持下精准定位建筑保护痛点,为古建筑研学路线规划奠定科学基础。
匠心打造:研学路线与文化创意双轨并行 炘星向荣实践团以“探古建风韵燃乡振’炘’光”为主题,融合建筑价值与田园生态,绘制《韵游小良》研学旅游路线图。路线串联“适庐洋楼—炮楼粮仓—古骑楼街”核心节点,沿途设计农耕文化体验区(绿植区域、林地、农作地);
文创产品活化历史IP实践团深挖建筑美学元素,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让文化“可携带、可传播”:
钥匙扣:提取骑楼纹饰、洋楼窗棂等符号,制成便携纪念品,让古建韵味融入日常生活;
帆布包:行走的行囊,装下骑楼的斑驳、粮仓的丰饶与小良百年风情;
明信片:以炮楼、粮仓、适庐洋楼为主视觉,附建筑历史简介,成为“邮寄小良”的文化名片;
主题印章:游客在研学节点盖章打卡,增强路线趣味性与传播力。“文创不仅是商品,更是建筑故事的载体。
在与小良镇团委书记的交谈中,团队负责人谢箕玮提到了这一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设计,让砖瓦木石‘开口说话”。
团队实践成果获国家级与地方级多项荣誉认可 由本团队策划实施的《韵游小良》研学旅游路线图项目,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与地方级多项重要奖项,实现了我校学生团队在此类竞赛中的历史性突破。
国家级荣誉:
获评2024年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优秀作品”。
入选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全国百强)。
地方级荣誉:
荣获2024年广东省“多彩乡村共谱新篇”系列实践活动二等奖。
荣获2024年茂名市“精彩茂名美丽圩镇”主题实践活动优秀奖。
项目团队深刻认识到青年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责任与使命。团队负责人谢箕玮表示:“我们将争当乡村振兴‘突击队’,勇做高质量发展‘生力军’,在广阔的乡村天地中为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这一宣言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投身国家发展大局的坚定信念与责任担当。
从青砖灰雕的适庐洋楼,到红砖斑驳的骑楼长街,“炘星向荣”实践团以专业为笔、以热情为墨,绘制出小良镇文化振兴的青春画卷。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研学路线运营与文创产品迭代,让历史建筑焕发时代新生,为广东“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