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安徽中医药大学橘井服务队黄山实践收官 成果丰硕助力多元发展

    时间:2025-08-13     阅读:
    来源: 陈淑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在黄山的最后一天,橘井志愿服务队的驻地弥漫着收获的喜悦与依依惜别的氛围。上午,队员们进行最后的资料整理、物品清点和驻地清扫工作。最重要的环节是与当地村委、文化站进行正式的成果汇报与交接。
在村委会议室举行的总结交流会上,服务队队长代表全体队员,向村委干部、文化站工作人员等详细汇报了本次实践的整体成果:
一、新安医学文化挖掘方面:
系统收集整理口述史料:记录保存5位新安医学相关传承人或知情老人的口述音频、视频(总时长超5小时),整理形成文字稿,内容包括家族行医经历、名医轶事、20余条散落民间的实用验方(涵盖跌打损伤、筋骨劳损、常见小病调理等)。
药材资源记录:实地拍摄并详细记录了黄山贡菊、茯苓、黄精、丹参等12种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植株形态特征、花果期及药用价值信息(附图片及说明)。
民俗与建筑养生智慧整理:收集整理了徽派建筑中蕴含的通风防潮、选材防虫等环境养生理念,以及本地节庆习俗(如端午悬艾)中的中医药元素。
二、康养旅游发展探索方面:
形成初步融合线路方案:基于调研和座谈,细化形成2条主打线路方案(“山林识药+药膳制作体验”、“古村文化探秘+中医理疗体验”)和1条辅助体验模块(民宿中医药增值服务包),包含具体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所需资源及初步成本效益分析。
需求与问题梳理:汇总分析来自民宿经营者、游客(间接通过经营者反馈)及村民的康养项目需求与建议20余条,明确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项目单一、深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等核心问题。
村民认知与参与度提升:通过宣传角活动、入户访谈,累计向超过200名村民普及了新安医学价值、日常养生知识及康养旅游发展理念,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认知度和参与意愿(如村民孙大娘计划整理家中草药圃)。
志愿服务与社会影响:为村民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中医养生知识讲解、简易穴位按摩、艾灸、拔罐体验等健康服务,广受欢迎。活动引发村民对中医药文化和本地发展的新思考。
“这些资料非常宝贵,尤其是那些老人口述的方子和故事,还有你们整理的药材图录,对我们建立村史档案、申报文化项目太有用了!”文化站工作人员接过装满电子资料和部分纸质成果的文件袋,由衷地感谢。村委干部则更看重产业方面的成果:“这份融合线路方案和问题清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你们指出的‘人才短板’问题,一针见血。我们非常期待后续在村民技能培训方面能得到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支持。”
随后,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服务队队长与村委干部、文化站代表、民宿协会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意向备忘录》。备忘录明确约定了后续合作方向:
安徽中医药大学方面(主要通过相关院系或学生组织):探索为黄山市蜀源村提供线上中医药文化科普、康养旅游服务技能(如基础讲解、药膳制作、安全理疗操作)培训课程的可能性,协助制作新安医学文化、本地特色药材及康养旅游线路的推广短视频素材。
当地方面: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培训;提供培训所需场地等基础支持;积极推广运用合作成果。
在最后的感悟分享环节,队员小李动情地说:“这五天,我们不再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者,而是新安医学的‘寻宝人’和乡村发展的‘探路者’。听到老人守护祖传方子的执着,看到村民对增收的渴望,感受到游客对健康体验的需求,这些真实的触动让我们明白,传承与发展就在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中。我们的努力,哪怕只是让多一个人了解新安医学,多一个村民看到康养旅游的希望,就是有意义的。”队长补充道:“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三下乡’的真正价值——将所学融入乡土,用青春连接古今。虽然我们即将离开,但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安医学文化和黄山康养旅游的种子,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午后,队员们收拾好行囊,带着满满的收获——记录的厚厚笔记、存储珍贵影像的硬盘、村民赠送的黄山野茶、更重要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对这片土地的深情——踏上了返程之路。车窗外的黄山美景渐行渐远,但队员们心中清楚,这座连接古老医学智慧与现代乡村振兴的青春桥梁,已在黄山扎实地架起,而他们,将继续成为这座桥梁坚定的守护者和建设者。安徽中医药大学橘井暑期志愿服务队的黄山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更长远的文化传承与产业探索开启了新的篇章。
(通讯员 陈淑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