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红色基因传承路径,调研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成效,7月16日,长安大学赴陕西韩城“耕读三秦看振兴·产销文旅共融情”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韩城市开展考察学习。实践队先后走访范家庄、党家村、司马迁祠三个代表性点位,深入调研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与政策落地实效。
上午,实践团队首先抵达范家庄村。在这片承载红色记忆的土地上,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张敏乾的脚步,沉浸回溯范家庄村第一个党支部从成立到发展的峥嵘历程,深刻领悟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贡献的磅礴力量。张敏乾向实践队员介绍了张子超、张智法、张先民、薛云亭等革命先烈的辉煌事迹,从“播火启征程”到“燃炬映韩原”,实践队员感受先辈奋斗温度,红色精神传承不再是课本上的概念,而是化作可感可知的信念力量。此外范家庄村以红色引擎驱动乡村发展,探索“红色+文旅”融合路径,为传承红色基因、振兴乡村文旅探寻新方向。
下午,实践团队走进党家村与司马迁祠,在古建人文与历史文脉中,感受文旅融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踏入党家村,“双旗杆院”、“分银院”等明清四合院错落有致,“翰林故居”“文星阁”承载文脉传承,还有一些传统民居在重新修缮中焕发新活力,变身特色民俗、民俗展厅,当地村民依靠手工艺品销售、文创产品、特色餐饮经营走上致富道路。党家村将家训与民居建筑融为一体,既让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的传承中蔚然成风,又让乡村文化成为了撬动乡村文旅振兴的重要支点。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实践团队登临司马迁祠,不仅感受到《史记》成书背后的忍辱负重,更体会到穿透苦难的坚持不懈——司马迁忍辱著书的坚韧,正化作驱动今日乡村发展的澎湃动能。在推动当地发展上,司马迁祠以史圣文化为核心,景区联动范家庄红色教育基地、党家村明清古建群,串联研学体验、民俗展演与农产销售,不断打造有吸引力的旅游体验。司马迁祠是韩城的文化地标,也成为了带动乡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
穿梭于红色旧址、古村祠庙间,从感受革命先辈的热血初心,到探索古村活化的振兴路径,再到体会史圣精神的时代内涵,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寻根与文脉溯源,更见证了当地文旅融合产业成为带动就业、群众增收、文明培育、乡村振兴的“活水源泉”。实践队员将继续以青春智慧为笔,为韩城农文旅融合写下创新注脚,让“耕读三秦”的实践,真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