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暑期节能行,跟着南工城建学子一起‘绿’动一夏!

    时间:2025-08-13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这个暑假,城市建设学院“暖苗计划”基层服务团队,来到内蒙古包头、江苏南京、浙江义乌等地,聚焦“绿色节能”主题,将专业学科力量播撒到一线基层和生产实践当中。他们用行动让知识不止于书本,更润泽社会,以“服务先行、实践生根、绿动四方”实践初心,为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化建设注入青春活力。

传统蒙古包与现代空气调节技术的融合:

包头草原的蒙古包群是团队探索绿色节能的“首站实验室”。内蒙古分队以“牧区居民节能科普”为切入点,深入牧民家庭和社区活动室,为当地牧民和老少年群体讲解室内空气调节原理和常见问题。团队成员携带红外线热成像仪、风压测试仪等设备,深入牧民生活区系统记录蒙古包在防风、保温、通风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以此为基础与牧民们探讨民居通风调节方法,探索将绿色高效专业技术融入特色居所的途径。团队成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3班刘珂仲同学分享道:“蒙古包是草原牧民的特色住所,结合现代高效调节技术的运用普及,对于提升牧民居住体验有积极影响,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现代技术与传统特色民居的融合!”

南京“清凉岗亭”背后的智慧:

不同于内蒙古分队侧重传播与融合,江苏南京分队则将目光投向建筑节能设备效率提升环节。在南京,对于驻守在炎热酷暑中的城市岗亭值班人员来说,有提升制冷设备效率的需求。团队成员奔波于各个岗亭,与值守人员共享节能制冷知识。团队成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1班周瑞航分享道:“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其实就在细节处,使用习惯的不同也会造成运行负担以及能耗浪费,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更多人普及节能方法,点滴节能的意识都是低碳生活的起始。”

义乌“老窗”焕发的“新绿意”:

义乌分队成员聚焦老旧小区门窗老化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重点对门窗处进行传热性能检测、噪音阻隔能力测试等,努力解决了门窗缝隙大导致的保温能力差、噪音阻隔能力弱、制冷设备耗能大的问题。团队成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3班丁志豪同学说:“看着老旧社区的调整后的新窗户我们非常有成就感!”

落地生花——智慧+团队合作展风采:

在甘肃、湖南等地也分布了团队其他合作成员,他们借助“分组团队起头,整体团队协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并试行了“智能技术+服务”的节能推广模式。先由甘肃分队成员深入甘肃某新能源企业进行了培训学习和现场实践,了解到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工业生产对节能减排的深入需求。而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对工业生产中的智能化管理技术与民用日常的节能减排操作需求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参照,结合居民访谈和整合的线下数据,制作了《节能诊断卡》《热舒适手记》等环境舒适度检测方法;并专门为内蒙古分队解析了蒙古包传统采暖结构的原理,绘制出蒙汉双语《节能小贴士》《蒙古包传统采暖绘本》等,为牧民们提供了简单易行的保温隔热与采暖优化实用技巧。

image.png

团队成员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403班汪子翔同学说到:“我在现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技术和实际应用的区别,我们要解的‘能源题’,答案或许就在这知识与基层实践的深度对话里。”

从草原蒙古包到江南岗亭,从老旧社区到新能源工厂,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大地,用专业洞察需求,用协作共享智慧。从草原到城市,从知识到实践,这个夏天“暖苗计划”基层服务实践团用青年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画上鲜活注脚——当青春智慧在基层沃土扎根生长,便能激荡起推动绿色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 | 城市建设学院“暖苗计划”基层服务践行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