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趣味传声筒,点亮乡村课堂

    时间:2025-08-18     阅读:
    来源: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缘溪渔双溪口小队
2025 年暑期,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缘溪渔双溪口小队奔赴双溪口小学,在支教活动中,为激发乡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 “传声筒” 为载体设计四字成语传递游戏,用创意互动为乡村孩子打造别样课堂。
“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利用这个‘会传声音的小电话’,再用它玩成语游戏!” 志愿者严静雪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围拢过来。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分发纸杯,让同学们试试能不能利用“电话”来传递声音,当第一对传声筒响起清晰的 “喂 ——” 声时,教室里炸开了惊喜的呼喊,这份亲手创造的 “魔法”,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知识的距离。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游戏环节以四字成语传递为核心,采用分组积分制。每列小朋友为一组,志愿者告诉首位队员他们将传递的成语,通过传声筒将词语逐人传递,最后一名队员说出答案,正确得 3 分,超时或错误则记 1 分,活动结束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将获得兑换奖励的机会。
“开始传递!” 随着志愿者一声令下,游戏正式开始。首组抽到 “春暖花开”,排头的小男孩对着纸杯急促低语,声波顺着绷紧的棉线震颤,第二名女孩侧头倾听,眉头微蹙着复述给下一位。当 “春风化雨” 的答案被报出时,孩子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哄笑。志愿者趁机引导:“刚才是不是没听清楚?试着放慢语速,把每个字说清楚哦。”
第二轮,抽到 “百发百中” 的小组展现出默契。孩子们刻意压低身子,让棉线保持紧绷,传递时刻意加重每个字的发音。“百 —— 发 —— 百 —— 中 ——” 声波在纸杯间稳稳流淌,最终答案准确无误,全组欢呼着击掌庆祝,积分板上的数字让他们挺直了腰板。活动中,有孩子因紧张出错而委屈,志愿者们及时安抚鼓励;也有小组凭借默契快速通关,收获满满成就感。每一次传递、每一回纠错,都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加深对成语的记忆,锻炼听力与表达,更懂得团队协作的力量。最令人动容的是第三组,当 “一心一意” 在传递中变成 “三心二意” 时,孩子们没有互相埋怨,而是主动讨论失误原因,最后自发要求再试一次,那份在挫折中萌发的协作意识,比积分更显珍贵。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图片来源:李华泰 摄
这场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蕴含着多重教育意义。从传递成语时的语言训练,到积分比拼中的团队协作,孩子们在快乐中完成了对知识的吸收与品格的塑造。对于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教学实践,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 当看到孩子们因一个自制玩具而绽放笑容,因一句鼓励而眼神发亮,便深刻理解了 “三下乡” 活动的真谛:用青春的温度焐热乡村教育的土壤,用创意的火花点亮孩子们的求知眼睛。
纸杯与棉线搭建的不仅是声音的桥梁,更是城乡之间的情感纽带。或许这些孩子很快会忘记具体的成语,但那份亲手创造的喜悦、团队协作的温暖,以及与大学生哥哥姐姐相处的点滴,终将沉淀为成长路上的养分。而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志愿者来说,这场夏日里的相遇,早已超越了 “支教” 的定义,成为一段关于热爱与责任的青春注脚,激励着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的公益事业,让知识的声音顺着爱的棉线,传到更远的地方。
通讯员 童奕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