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至16日,“传承焦裕禄精神·赋能乡村振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河南兰考,开展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成效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实地探访、沉浸学习与深入调研,从焦桐树下到张庄村头,从历史现场到振兴一线,深刻感悟兰考精神的时代内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四面红旗映张庄,振兴实践谱新篇
在脱贫攻坚典范张庄村,队员们深入调研“四面红旗”精神的当代实践。村支书申学风翻开铁账本,展示布鞋工坊、桐花书馆、菌菇产业带来的丰硕成果。幸福小院里,老人们围坐“幸福餐桌”享用免费午餐的场景,让队员们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温度与尊严。张庄人将“赵垛楼的干劲、韩村的精神、双杨树的道路、秦寨的决心”转化为发展动能,用食用菌大棚和乡村旅游续写新时代的“战贫传奇”。队员们感叹:“每一面红旗都是精神火炬,照亮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黄河岸边话担当,青春聚力启新程
站在黄河岸边,队员们重温毛主席“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嘱托,目睹昔日肆虐的“黄患”已成润泽良田的福河。兰考人民治黄治贫的壮举,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伟大精神唯有融入实践,方能生生不息。实践队通过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与当地干部共话青年如何助力乡村振兴。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焦裕禄精神转化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实干力量,在学业与未来事业中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焦桐树下悟初心,精神传承砺使命
实践队员们来到焦裕禄同志亲手栽植的“焦桐”前。这棵亭亭如盖的泡桐树,见证了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的艰辛历程。队员们聆听讲解员动情讲述,集体朗诵《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百姓谁不爱好官”的诗句中体悟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在焦裕禄纪念馆,那把被肝痛顶破的藤椅、泛黄的治沙笔记,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队员们感慨道:“站在历史现场,才真正读懂‘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治好’的誓言!”
精神沃土育新苗,振兴路上再出发
此次兰考之行,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精神厚度,用心灵感受为民温度。从焦裕禄精神到张庄实践,从历史丰碑到时代答卷,兰考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精神变物质”的生动故事。队员们将带着这片热土赋予的信仰与力量,像焦桐一样扎根沃土,像张庄人一样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赤忱篇章。兰考精神,薪火相传;振兴之路,青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