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之光耀乡野——深耕乡村沃土,精准传递资助温情
为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助力拓宽国家资助广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筑梦青年宣讲团走进乡村,以精准调研为基石,为当地贫困家庭送去国家资助政策的暖心关怀。团队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精准宣传”的理念,在政策宣讲前便扎实开展走访调研,为后续高效、个性化的宣传工作筑牢根基。
为全面掌握村子的基本情况,团队首先与村干部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内贫困家庭分布、经济发展现状及教育资源等基础信息,为走访工作明确方向。随后,在本地队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分组深入全村各户,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
图 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的介绍下一起了解全村的情况
走访过程中,队员们特意携带了米、油等生活用品,以真诚的态度与老乡们拉家常、话冷暖、忙家务。围绕家庭经济情况,大家细致询问了主要收入来源、务工情况、家庭开支重点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等,通过耐心倾听和认真记录,精准捕捉每个贫困家庭的经济痛点,为后续解读政策中与经济扶持相关的内容积累了鲜活素材。
图 宣讲团成员帮受访家庭剥龙眼
除了经济状况,团队更将目光聚焦于教育层面。队员们与家长们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教育投入上的顾虑,以及对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程度;同时,也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学习感受、升学愿望和成长中的困惑。这些关于教育认知的一手信息,让团队清晰把握了家长和孩子在教育层面的真实需求,为后续针对性破解教育认知误区、激发学习动力找准了切入点。
图 宣讲团成员了解受访家庭教育情况
“只有真正走进老乡家里,听懂他们的心里话,才能让政策宣传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团队负责人表示,前期的扎实调研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个贫困家庭都有其独特的困境与期盼,唯有精准对接需求,才能让国家的资助政策真正成为照亮孩子们求学路的光。
图 宣讲团成员对受访家庭进行资助政策科普
实践团队将以调研结果为蓝图,为每个贫困家庭“量身定制”政策宣传方案。针对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教育需求和认知习惯,他们会把晦涩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土话”“家常话”,用老乡们熟悉的例子打比方、作解释。筑梦青年宣讲团坚信,唯有让每一项资助政策都精准触达、深入人心,才能真正为贫困家庭卸下教育负担,让更多乡村孩子在政策的暖阳下安心求学、茁壮成长,为乡村的未来播撒下更多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