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豫乡守护践初心 健康同行助振兴——郑州大学健行豫乡青苗团开展暑期“三下乡”专项行动

    时间:2025-08-24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示及在河南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4日起,郑州大学护理与健康学院“豫乡守护·健康同行”健行豫乡青苗团走进河南登封市文村,以“夏季养生+急救科普”为核心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基层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健康事业注入青春动能。

急救科普进乡村 实用技能护安康

  聚焦村民日常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实践团以“实用、易懂、可操作”为原则设计科普内容,通过“需求调研+多维科普”的模式,让急救知识真正落地见效。

  (图为“健行豫乡青苗团”团队合照)

         午后,实践团成员率先携带调查问卷面向村民开展急救需求调研,精准掌握村民对心肺复苏、意外咬伤、烫伤等应急处理知识的认知盲区。随后,在村委会等村民聚集地,团队通过理论讲解、动作示范、模拟实操、问卷反馈“四步走”形式,系统开展急救科普。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填写急救知识了解程度问卷。 张孟凡 供图)

  讲解心肺复苏时,播放“手臂垂直、用上半身力量按压”的标准动作视频,中老年人、小朋友等村民纷纷围坐学习,深刻理解“黄金4分钟”对生命挽救的关键意义;演示海姆利克急救法时,队员上台实操,一位村民感慨:“孩子吃东西容易噎住,学会这个方法,心里踏实多了!”

  (图为实践队员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陈柳宇 供图)

  针对夏季高发的动物咬伤与烫伤问题,队员通过图片展示常见危险动物,清晰讲解猫狗咬伤、蚊虫叮咬、蛇咬伤的处理流程,让“被蛇咬后不慌乱、不随意切割伤口”的知识点深入人心;同时重点纠正“烫伤后抹牙膏、涂酱油”的常见误区,反复强调“冷水冲洗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现场村民学习热情高涨,踊跃提问、参与实操,不少人表示:“这些知识平时没地方学,现在学会了,遇到事就有底了!”后续,实践团将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深度分析,为后续优化基层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传统养生入乡野 动静结合益身心

  “急救守护危急时刻,养生护航日常健康。”除急救科普外,实践团结合夏季气候特点与村民健康需求,开设“八段锦+太极拳”传统养生课堂,以千年中医养生智慧助力村民提升身体素质。

  课堂上,队员先为村民介绍八段锦、太极拳的起源与养生价值,再分模块讲解核心动作及对应功效: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可拉伸颈腰、疏导心经,缓解心烦失眠;“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手攀足固肾腰”能刺激脾胃经络、提升阳气,改善腹胀乏力;“双手托天理三焦”可疏通三焦经,缓解胸闷气短。太极拳方面,“云手”“白鹤亮翅”配合腹式呼吸,助于调节神经、平复焦虑;“单鞭”“十字手”“海底针”“闪通臂”等动作,可分别拉伸多经络,缓解腰背酸痛、胸胁胀痛。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八段锦起源。张博雅 供图)

  讲解过程中,队员指导村民调整姿势,纠正动作细节。村民们跟着一招一式比划,在舒展肢体的同时感受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夏天容易心烦,练一会儿浑身舒服,农闲时正好跟着学!”一位参与学习的村民说道。八段锦的简洁舒展与太极拳的圆活柔和相得益彰,以“动静结合、形气共调”的理念,为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益处。

  (图为村民们认真学习并跟练太极拳。 陈柳宇 供图)

青春担当启新程 健康服务不止步

  此次文村实践,不仅让村民收获了实用的急救与养生知识,更让实践团成员在服务基层中锤炼了本领。队员们将护理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健康服务,在讲解、示范、沟通中提升了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深刻体会到“把专业用在实处、把服务送到基层”的成就感与使命感。

  实践虽已落幕,但郑州大学“豫乡守护·健康同行”实践团服务乡村健康的初心从未改变。未来,团队将持续总结实践经验,精进专业技能,进一步探索高校护理专业服务基层健康的长效机制,让急救知识、养生理念在更多乡村扎根,以青春之力为筑牢乡村健康防线、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践行新时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