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振阳入阳岩:大学生为空心村注入破局之声

    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西南大学“三下乡”重庆振阳小分队
       为响应乡村振兴时代使命,西南大学“三下乡”重庆振阳小分队于7月2日至6日,来到重庆市荣昌区峰高街道阳岩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面对人才匮乏桎梏产业升级、数字化浪潮裹足不前、人口流失日益严峻的现实,这支年轻队伍扎进村庄的肌理深处,以专业视角与实际行动,联合村委会与村民,共同为这座村落探寻发展的新机遇。
  图为团队全员在阳岩村村委会门口与村支书合影。朱文婕 供图
  初抵阳岩村,小分队便与村委书记展开了一场深入长谈。户籍人口2700人,常住人口仅1100人左右,其中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不足50人——数字背后是村庄的实际困境。除此之外,曾经支撑村民收入的麻竹加工厂已消失,生产链断裂严重影响产业布局;历史悠久的千秋酒厂,其销售半径却走不出峰高街道;零工之家手工业生产线虽在运转,却仅限于组装电子键盘等低附加值产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团队决意将足迹更深地印入村庄的脉络。
  翌日,团队深入村中腹地,倾听土地与人的真实脉动。零工之家车间内,四五名中年村民专心组装电子键盘。车间负责人坦言,这是唯一的生产线,仅承接基础日用品组装,效益尚可但规模难以扩张,未来空间逼仄。在养鹅厂,荣昌卤鹅的爆火带来订单的激增,但负责人也道出了新的担忧:生鲜产品的娇贵与物流仓储的薄弱,限制了产品拓广市场的脚步。在稻虾共作的水田边,负责人叶大叔的话语沉甸甸地落在队员们心上:那套复杂的种养技术,对普通村民而言是实打实的门槛,增收并不容易。千秋酒厂老板的反馈则反映了诸多乡土厂商的困境:“直播带货不是没想过,实际很难搞得起来。”这朴素的话语,恰巧印证了团队“人才短缺制约产业升级”“产业数字化程度受限”的核心判断。村支书那句“曾因技术门槛放弃直播带货”,成为横亘在团队心头的一道待解之题。
  图为“零工之家”员工们在流水线上工作。朱文婕 供图
  面对阳岩村发展困境的难题,振阳小分队为它量身规划了两个发展计划。
  第一个方案,是从无到有构建起电商平台的“阳岩甄选”直播计划。团队构思创建专属抖音账号,让麻竹采收、稻虾共作、贝贝南瓜制作的各类美食,都化为吸引流量的生动画面。更关键的是,方案瞄准人才痛点:筛选村内敢闯敢试的年轻创业者,同时引入外部有生力量,进行系统化直播技能培训。计划严选卤鹅、土鸡蛋、手工咸菜、高粱酒等极具地方辨识度的农特产品,构建严格的品控体系。从0到1的搭建,正是从人才破冰到产业破壁的精准发力。
  第二个方案,源于安陶古镇走访所带来的灵感——有效利用村内零散资源,整合出一条“劳动教育+文化传承”的特色研学路线。清晨,带领研学学生前往弟子规文化院体验当地浓郁家风文化;随后深入麻竹基地,体验竹林间的采收辛劳。下午,零工之家电子元件组装的专注与稻虾共生田的生态智慧,则为学生们构筑出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劳动图景。这条路线巧妙串联三处特色院落,让闲置文化资源与生产场景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活态课堂。
  7月5日,凝聚团队心血的《阳岩村乡村振兴实施计划书》正式递交村委会。方案获得高度认同,村委书记当场承诺大力支持:协调特色农产品货源,落实直播场地,并着手细化前期电商运营安排。令人振奋的是,“弟子规文化+劳动体验”的研学构思被村委视为后期特色小院建设与整体发展的重点方向,其文化内核与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
  图为团队成员与阳岩村村支书进行深入访谈。朱文婕 供图
  7月5日,凝聚团队心血的《阳岩村乡村振兴实施计划书》正式递交村委会。方案获得高度认同,村委书记当场承诺大力支持:协调特色农产品货源,落实直播场地,并着手细化前期电商运营安排。令人振奋的是,“弟子规文化+劳动体验”的研学构思被村委视为后期特色小院建设与整体发展的重点方向,其文化内核与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
  实践虽告一段落,振阳小分队为阳岩村注入的动能却持续奔涌。名为“swu振阳小分队”的抖音账号已然启航,与村镇联合发布的多条投稿正悄然积聚人气。队员们制作的宣传视频与Vlog,如播撒的种子,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持续为村庄发声。未来,振阳小分队将持续关注乡村动态,保持学村互动,为电商平台运营以及研学活动设计的后续计划长期助力。(通讯员 王霏桐)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