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南京大学苏域数航团深耕苏南苏北:解码区域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实践路径

    时间:2025-08-25     阅读:
    来源:张鑫

  近日,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专业社会实践团队“苏域数航团”21名同学完成了对江苏苏南、苏北五大城市的深度调研。团队聚焦“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差异与落地路径”核心议题,走访无锡感知数链、苏州安洁科技、常州星宇车灯、淮安丁集黄瓜基地、盐城悦达集团等20余家企业及产业载体,发放100余份企业问卷,系统梳理出苏南“生态构建”与苏北“传统突破”两大差异化发展模式,为全国区域数字经济协同推进提供了江苏实践样本。

苏南:“点-链-生态”进阶,打造产业数字化高阶范式

  苏域数航团在苏锡常三市调研发现,苏南地区依托产业基础优势,已形成“单个工厂筑基—产业链协同—跨领域生态统筹”的层层递进格局,构建起产业数字化的高阶发展生态。

苏州:数字化工厂“点”状筑基,夯实产业升级根基

  作为苏南轻工业数字化的“试验田”,苏州企业聚焦生产单元的技术迭代,打造数字化工厂标杆。安洁科技布局55条自动化产线与320台工业机器人,通过MES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二维码精准关联“机台-材料-人员”信息,下游问题可实时溯源;其自主研发的粒子智能净化系统,能在线监测0.5μm、1μm、5μm三类粒径粒子浓度,超标时自动联动净化设备,保障无尘车间生产精度。欧瑞康则以“DevOps快速迭代”理念搭建数字化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K8S)复用底层主数据,3-4周即可上线一款工业APP,新疆工厂通过“先复用苏州SAP系统再按需调整”模式,快速落地立体仓与AGV物流系统,印证了“轻量化数字化”的实践价值。

  

常州:产业链“链”式协同,激活产业集聚效能

  常州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为纽带,推动数字化从“单个企业”向“产业链条”延伸。星宇车灯2024年投入6亿余元研发费用(占营收近5%),构建“立体库WMS+AGV配送网络”,实现物流效率提升30%;通过与上下游企业数据互联,破解主机厂与供应商的数据博弈难题,主导制定多项车灯领域国际、国家标准,成为产业链数字化协同的“链主”。江苏睿恩则以ERP为核心,集成WMS、MOM等系统,针对定制化电池包采用MTO模式(按订单排产),标准化电池采用MTS模式(按库存排产),结合“双30控制”供应商管理体系,实现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50%,为中小企业“智转数改”提供了可落地的系统集成方案。

  

无锡:跨领域“生态”统筹,构建数字资源整合平台

  无锡突破单一产业边界,以平台化思维整合跨领域资源,推动数字化从“产业链”向“生态层”跃升。感知数航研发的动产数字化平台,通过地磅、激光雷达、AI摄像头等多终端交叉验证,建立煤炭、钢材等动产的“数据画像”,年交易额达2000亿元,远超无锡普通数据交易规模(1.5-2亿元);其联合30余家单位申报的“物联网数据治理国家标准”,已提交工信部等待批复,填补了国内物联网数据治理标准空白。中电智维则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精密场景,自主研发“艾赛特”传感器(精度达0.1℃/±0.5%湿度),为华为半导体厂房提供温湿度管控服务,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1:1还原无锡华虹半导体厂房场景,实现设备远程巡检与故障快速定位,助力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运维。

  

苏北:“传统产业突围”,探索低基数区域数字化破局路径

  相较于苏南的“高阶生态”, 苏域数航团在苏北地区则更立足农业、重工业等传统产业基础,以“切实可行的技术适配+政策精准赋能”为核心,希望总结出了一条“从0到1”的数字化突围之路。

淮安:数字技术全链赋能,打造农业现代化样板

  在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团队见证了数字技术如何重塑传统农业。当地以“政策+技术+协同”三重驱动,构建黄瓜产业全链条数字化体系:生产端,4500平方米智能温室通过20余项环境传感器与AI模型,实现水肥、光照精准调控,黄瓜产量提升18%、农药使用量减少30%;管理端,智慧农业平台整合135栋日光温室数据,以电子地图实时展现种植分布与生产指标;收益端,数字化交易平台减少中间环节损耗15%,参与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较淮安平均水平高出35%。“从一粒种到一筐菜”的数字化管控,让丁集黄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产业链带动近5000人就业,为苏北农业数字化提供了“可复制、能落地”的方法论。

  

盐城:重工业智能升级,推动“老树发新芽”

  盐城聚焦汽车、化工等重工业,以“自动化替代+绿色转型”为抓手,破解传统产业高能耗、低效率难题。悦达集团旗下三厂构建“数据采集-智能生产-绿色制造”一体化体系:生产端,冲压车间AI视觉机器人自动化率达75%,焊装车间558台机器人实现每36秒完成白车身焊接,精度达±0.1mm;物流端,5G+AI视觉AGV替代传统轨道设备,配送效率提升25%、改造成本降低30%;绿色端,投资1.87亿元建设1万个车位光伏车棚,年发电量4450万度,减少标准煤消耗1.8万吨。其自主研发的预测性维护系统,通过振动、温度传感器提前48小时预警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50%,印证了重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可行性。

  

调研洞察:差异化路径背后的共通逻辑

  此次调研揭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并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典范:苏南依托产业基础走“生态化进阶”之路,苏北立足传统产业走“精准化突破”之路,但两者均遵循三大共通逻辑——政策精准赋能(如淮安农业补贴、无锡物联网国标支持)、政企研协同(如丁集黄瓜与扬州大学共建科技小院、悦达与高校合作开发节能算法)、技术实用导向(如欧瑞康拒绝“盲目高大上”、安洁科技根据产品附加值选择自动化程度)。

  “数字经济不是‘炫技’,而是解决产业真问题。”团队负责人张鑫表示,此次调研不仅梳理出区域数字化发展的“江苏方案”,更为全国不同发展阶段地区提供了“技术适配、模式可复制”的实践参考。未来,苏域数航团将持续深化调研成果,以数字经济专业视角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