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阳光洒在铁山乡中心小学的操场上,一群穿着统一服装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忙碌地布置教室。他们是来自阳光种子青年“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这次肩负着一项特殊使命——为乡村留守孩子们带来生命安全教育课程。
精心准备:从大学生到"小老师"的转变
到达铁山乡的前一周,志愿者们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课程。团队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收集近年来农村地区溺水事故的数据和案例,有的负责设计适合儿童理解的PPT课件,还有的专门研究如何通过游戏和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志愿者们多次试讲、互评,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阳光种子志愿服务队不仅提升了课程设计能力,更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艰辛与责任。
生动课堂:多元教学点燃学习热情
支教当天,志愿者们早早来到铁山乡中心小学。看到孩子们好奇而期待的眼神,最初的紧张感很快被责任感和使命感取代。
志愿者们首先通过手指游戏《大数》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然后进行PPT展示,用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向孩子们讲解了溺水的高发地点和危险水域的特征。"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可能藏着漩涡、水草等危险。"志愿者指着图片解释道,"水库、池塘、河流这些地方虽然凉爽好玩,但一定要在大人陪同下才能去。"他们还选取了几个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真实案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溺水的严重后果。案例讲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最受欢迎的是现场模拟环节。志愿者们设计了一系列情景剧,邀请孩子们参与表演。一组志愿者演示了错误的施救方式——直接跳入水中救人,另一组则展示了正确的做法:大声呼救、寻找成年人帮助、利用长竹竿或抛掷浮物进行救援。通过这种对比演示,孩子们直观地理解了如何科学施救。"游泳圈是不是绝对安全?" "如果看到水里有鱼,能不能下去抓?" "穿着衣服游泳会不会更容易溺水?"面对这些问题,志愿者们一一给予耐心解答,消除了孩子们心中的疑惑。
图为志愿者在与孩子们玩手指游戏
延伸教育:从课堂到家庭的多维渗透
志愿者们意识到,单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将安全意识渗透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为此,他们专门设计了课后延伸活动。一是创作了朗朗上口的防溺水口诀,教孩子们传唱:“夏日炎炎要凉爽,安全第一不能忘。危险水域不能去,大人陪伴最重要。见到溺水不慌张,大声呼救找人帮。竹竿绳索来相助,盲目下水会遭殃。”二是设计了图文并茂的扇子宣传册,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卡通图画展示防溺水知识,分发给每个孩子带回家中。“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安全知识的小小传播者。”阳光种子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说,“通过孩子影响家庭,通过家庭影响社区。”最后志愿者们还与接孩子的家长交流,强调暑期监护的重要性。
收获与反思:成长与责任的双向奔赴
这次支教活动不仅为乡村孩子们带去了安全知识,也让志愿者们获得了难得的成长机会。离别之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志愿者的衣角。"老师,你们还会再来吗?""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上大学!"这些朴实的话语让志愿者们热泪盈眶,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参与公益事业的决心。
结语:播下安全的种子,收获希望的未来
“我们可能无法立即改变所有事情,但我们至少已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安全的种子。”阳光种子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说。志愿者们离开铁山乡时,夕阳的余晖为中心小学镀上了一层金色。他们带走的不仅是难忘的回忆,更是对乡村教育和儿童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
这次"三下乡"支教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他们用知识和爱心为乡村儿童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和感悟。这正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所在——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服务中书写青春华章。
图为志愿者与孩子们合影
撰文:周治杏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