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代小康)“金银花像小喇叭,白芷闻起来香香的!”
图为孩子们做中药拼画 代小康 供图
2025年7月25日,悦贝儿幼儿园里传来阵阵稚嫩的欢呼声,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主题实践活动在此开展。活动围绕“中医生活化”目标,为教师与幼儿设计多元环节,让古老中医药文化以趣味形式走进校园,推动养生理念向低龄群体延伸。上午的教师专场中,志愿者带来的“幼儿版八段锦”率先点燃热情。不同于传统功法,这套动作简化了复杂招式,融入童趣手势,教师们跟着节奏舒展肢体,轻松掌握要领。“学会后每天带孩子练5分钟,既能活动筋骨,还能培养专注力。”一位教师边练边说。随后的头部养生讲座上,“五线梳头法”成为焦点——志愿者手持桃木梳,现场示范“从前额中线梳至后颈”“沿太阳穴向耳后梳”等五个方位的梳头技巧,详解其通过刺激头部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达到健脑安神的中医原理,教师们纷纷上手实操,感受传统养生智慧。
图为图为老师体验脉诊 代小康 供图
幼儿活动区更是热闹非凡。在“中药辨识小课堂”,志愿者摆上金银花、白芷等常见药材,通过“看形状、闻气味”的互动方式,教孩子们认识药材:“金银花开花时是白色,后来会变成黄色,所以叫‘金银’花,它能帮助我们缓解喉咙不舒服哦!”而“中药萝卜蹲”游戏让孩子们彻底“玩嗨”,“金银花蹲,金银花蹲,金银花蹲完白芷蹲!”孩子们举着药材卡片,在欢笑中轻松记住中药名称,将抽象的药材知识转化为生动记忆。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拼画作品展示 代小康 供图
教师健康体验环节同样人气十足。中医义诊区,医师通过把脉辨证,为教师们分析失眠、疲劳等亚健康问题,并依据“春养肝、夏养心”的中医时令养生原则,给出饮食调理建议;耳穴压豆体验中,医师选取“神门穴”“心穴”等穴位,贴上王不留行籽,指导大家通过日常按压刺激穴位,改善睡眠:在安神香囊制作区,教师们根据自身需求,选取艾叶、薰衣草等具有芳香开窍、安神助眠功效的药材,亲手缝制香囊,将中医药的“治未病”理念融入日常。
图为团队成员和孩子们合影 代小康 供图
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魅力,更搭建起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校园桥梁”。园方负责人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从小种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活动组织方也将总结经验,持续优化内容设计,让中医药文化在教育一线焕发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