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寻访广陵星火,点亮童心向党” ——扬州大学星火宣讲团走进社区开展革命英雄儿童化教育

    时间:2025-08-27     阅读:
    来源:“星火宣讲团”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星火宣讲团”成员深入扬州市邗江区大刘社区,正式启动“寻访广陵星火,点亮童心向党”社会实践项目。本次活动聚焦扬州革命英雄人物事迹的儿童化课程开发与宣讲,通过讲述扬州籍革命先驱曹起溍的动人故事、组织“我心中的英雄”简笔画创作以及开展儿童认知调研,为社区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启蒙教育课。

  图为学生作品展示合照,由社区老师拍摄

  (一)星火宣讲启新程,童心向党谱开篇

  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黄婷以精心准备的儿童化课程,深情讲述了曹起溍烈士的光辉事迹。摒弃枯燥的史实堆砌,成员们将英雄的壮举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故事场景。感人的细节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小听众,孩子们聚精会神,眼神中流露出对英雄的敬佩与好奇。

  图为志愿者宣讲图片,由仇思怡同学拍摄

  (二)英雄故事润童心,画笔巧绘赤子情

  随后,一场“我心中的英雄”简笔画创作随即展开。曹起溍的形象在稚嫩的笔触下变得鲜活多样:有的着重刻画他戴着镣铐却挺直的脊梁,有的用鲜艳的色彩突出那三颗具有象征意义的纽扣,还有的为他画上了坚毅的眼神和飘扬的红旗。一幅幅充满童真与敬意的画作,成为革命精神在孩子们心中萌芽的生动见证。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创作简笔画,由王彩云同学拍摄

  (三)实践调研明方向,红色课程续新篇

  专业调研环节是本次实践的重要支撑,宣讲团设计了符合儿童认知水平的趣味问卷。问卷内容不仅评估了孩子们对曹起溍等本土革命英雄的知晓程度,更深入探询了他们对英雄故事的兴趣点以及偏好的教育活动形式。初步结果显示,大部分孩子是首次系统了解曹起溍的事迹,但对英雄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在活动形式偏好上,“故事讲述+绘画创作”的组合最受欢迎。孩子们还在问卷中畅所欲言,提出了“英雄故事小剧场”、“社区革命遗迹探访”等充满童趣的活动建议,为宣讲团后续精准优化儿童化课程、设计社区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需求”依据。

  本次活动是“星火宣讲团”“寻访广陵星火,点亮童心向党”实践方案的一次成功落地。它不仅是一次革命故事的生动宣讲,更是一次基于儿童视角的深度调研和专业课程实践。志愿者们以专业态度深耕红色资源的儿童化转化,将宏大的革命历史细化为可感可知的故事与创作;而孩子们纯真的反馈和充满想象力的表达,则如璀璨星火,为团队指明了“点亮童心”、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路径。这份来自童心的问卷反馈,正是团队未来深化儿童化课程开发、服务社区红色教育最珍贵的蓝图。

  图为志愿者指导学生填写问卷,由王彩云同学拍摄

  实践感悟

  小学教育专业2024级研究生黄婷:

  站在孩子们中间讲述曹起溍烈士的故事时,我原本有些忐忑,担心那些遥远的历史会让他们觉得陌生。但当我避开生硬的时间线和口号,转而描述烈士戴着镣铐仍挺直腰杆的模样,讲他藏在纽扣里的秘密情报如何传递时,孩子们眼中的光忽然亮了。那一双双仰起的小脸,从最初的懵懂渐渐染上专注,我忽然明白,不是历史太遥远,而是我们没找到通往童心的桥。当英雄的壮举化作“叔叔在黑夜里给小伙伴们送星星”这样的比喻,当牺牲的沉重变成“他永远活在我们画的红旗下”的具象,红色的种子便已悄悄落地。

  小学教育专业2024级研究生吴晓雨:

  看着孩子们铺开画纸的瞬间,我忽然意识到,画笔或许比语言更能抵达他们心中的英雄。起初还担心他们会束手束脚,可当 “画出你心中的曹叔叔” 这句话落地,教室里的铅笔沙沙声便成了最动人的应答。当孩子们用画笔为英雄 “添衣加彩”时,其实是在悄悄把这份敬意缝进自己的心里。我们教他们握笔的姿势,他们却教会我们:传承从不是刻板的复刻,而是让红色的故事在童真里长出新的模样。

       团队概况/个人概况

  扬州大学星火宣讲团以扬州革命先烈事迹为核心,在辅导员张杨老师的指导下,面向青少年团体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团队深入挖掘扬州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通过历史故事活化、精神具象化和形式创新化,打造了沉浸式宣讲实践,结合新媒体传播,让红色基因扎根青少年心中。成员以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为主,多次深入社区,推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