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红色星火照淮畔:实践团走进淮南图书馆播撒红色种子

    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红色星火实践团
  
  七月流火,初心如磐。近日,红色星火实践团走进淮南市图书馆,以“剪纸寄初心、光影忆峥嵘”为主题开展红色精神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鲜红的横幅迎风舒展,精致的剪纸诉说情怀,光影流转间再现革命岁月,小党旗与勋章交相辉映,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殿堂注入了滚烫的红色基因。
  一、红绸漫卷处,薪火已相传
  上午九时,淮南市图书馆一楼大厅已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氛围。实践团成员早早到场布置,“传承红色精神,共读时代华章”的巨型横幅悬挂在主背景板中央,十余面小党旗整齐排列在签到处,鲜红的色彩与图书馆的墨香交融,形成独特的视觉印记。陆续到场的参与者中,大家接过实践团成员递来的小红旗,指尖触碰红旗的瞬间,仿佛与历史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淮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这里曾见证过淮河儿女抗击侵略、支援前线的英勇事迹。”实践团团长在开场致辞中说道,“今天我们带着剪纸、影像和勋章来到这里,就是想让红色故事从书本里走出来,让红色精神可触可感。”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二、剪纸映初心,巧手传信仰
  活动现场最热闹的角落,当属“红色剪纸工坊”。实践团提前准备了五角星、党旗、“为人民服务”等图案的剪纸模板,还邀请了当地非遗剪纸传承人王阿姨现场指导。孩子们握着剪刀,在红色卡纸上游走,虽然手法略显稚嫩,但眼神专注认真。7岁的小男孩圆圆举着剪好的五角星,跑到实践团成员面前:“老师说,这颗星星代表着牺牲的叔叔阿姨,我要把它贴在书上。”
  看着满桌的红色作品,感慨道:“剪纸是无声的语言,这些红色图案剪出来,就是把信仰‘刻’在了心里。”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将部分优秀作品在图书馆展厅展出,成为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
  三、光影忆峥嵘,精神永流传
  随着灯光暗下,图书馆多媒体厅开始播放实践团精心制作的红色短片。短片以“淮南红色记忆”为主题,串联起大通万人坑纪念馆、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旧址等本地红色地标,通过老战士口述历史、历史影像资料还原等形式,讲述了淮河岸边的革命故事。当镜头里出现1949年淮南解放时群众举着红旗欢庆的画面,现场不少老年观众湿润了眼眶。
  “以前只知道家门口的纪念馆,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学生志愿者小林在观后感中写道,“短片里那位守陵老人说‘我替牺牲的战友看看这盛世’,这句话让我突然明白,传承不是口号,是真的要有人接过他们的目光。”短片播放结束后,实践团成员组织了“红色问答”互动,观众们争相举手,从“中共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于哪一年”到“淮南战役的关键节点”,问答之间,红色历史知识悄然扎根。
  树志愿者张姐抱着扎蝴蝶结的小女孩,手里的图画书摊在膝头。“你看这面红旗,是无数叔叔阿姨用热血染红的。”她指尖点过画中冲锋的战士,声音温软如春风。
  小女孩睫毛忽闪,小手攥住她的衣角:“他们疼吗?”张姐把她搂得更紧,指腹摩挲着书中的红星:“疼,但他们知道,这样以后,小囡囡就能在阳光下跑跳啦。”
  风拂过书页,掀到孩子们举着小红旗欢笑的画面。小女孩忽然把脸颊贴在红旗图案上,奶声奶气说:“我要好好保护它。”张姐望着她眼里跳动的光,悄悄红了眼眶。
  活动结束时,夕阳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将“红色星火实践团”的旗帜染成温暖的金色。据统计,本次活动吸引了近多名市民参与,不少参与者在留言本上写下“希望这样的活动多来几次”。淮南市图书馆馆长表示:“红色文化进图书馆,让静态的阅读空间变成了动态的精神课堂,这种创新形式值得推广。”
  红色星火,燎原可期。当剪纸的纹路里藏下信仰,当光影的流转中唤醒记忆,当勋章的分量里接过使命,红色精神便在淮南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中。红色星火实践团用青春的方式证明:只要有人守护、有人传递,红色基因就会永远鲜活,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