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徽州寻廉——青砖黛瓦间的精神图谱

    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机电学院“清韵流芳”团队
2025年7月5日至14日,机电学院“清韵流芳”团队穿行于安徽宏村与西递的深巷古宅。在蝉鸣蒸腾的盛夏,青年学子以画笔为舟,溯游六百载廉洁文脉,在斑驳的砖雕木刻间,探寻中华清廉基因的永恒密码。
第一站,我们的团队来到了宏村。
雕痕如鉴,警示长存。徽商巨贾宅邸的梁枋上,“唐肃宗宴官图”木雕繁华尽显。团队成员以速写捕捉宴饮场景的奢靡细节,以水彩晕染出人物醉态——刀锋下的盛景实为警世钟鸣:享乐无度者,终坠清廉尽失的深渊。  
一座清代官宅以建筑——无后门,发出铁律宣言:刻意消弭的后门,成为了“拒开后门、断绝私弊”的立体宣言。速写本上,门洞的空白处被着重勾勒,象征对权力寻租的彻底封堵。  
俯身青石路面,雨水穿过钱形孔洞的“铜钱漏”跃然纸上。水彩淋漓间,“商道官道,守心为要;钱眼易进,清名难保”的祖训随水痕渗入纸肌,这是铜钱漏与当代青年的时空对话。
转眼之间,我们的团队来到了第二站西递。
石魄墙魂,风骨永铸。我们惊叹于荆藩首相坊的担当铭刻。矗立六百年的胡文光石坊前,铅笔疾走于纸面。团队成员以速写复刻“清廉升迁,为民减赋”的铭文沟壑,青石线条的刚劲力道,传递出古代士人将民生重担刻入骨髓的赤诚。  
我们沉思于大夫第的退让哲学。面对胡文照宅邸的削角砖墙,水彩以灰蓝层染退让的弧度。墙体谦卑内收的三尺空间,在画纸上凝成“慎独克己、为官不傲”的立体训诫,至今仍在巷风中低吟。  
我们感慨于家训血脉的视觉显影。祠堂碑刻间的“重儒崇学、清正廉明”八字祖训,通过速写与水彩的虚实交织,显影为胡氏家族代际相传的精神基因。门楣题额的金粉在画中斑驳,廉洁信仰却在笔端愈发清晰。
团队以实地速写和水彩写生为双翼,架设古今对话,艺术赋能的文脉传承之桥:铅笔凝练承志堂“宴官图”的奢靡肌理,水彩点染醉态人物,警示沉溺享乐之危;速写捕捉荆藩首相坊铭文沧桑,淡彩烘托青石风骨,再现为民担当之志;线条勾勒大夫第退让墙的谦卑弧度,水色晕染砖缝苔痕,诠释克己奉公之哲;写生簿上“铜钱漏”水痕流淌,彩墨交融间,守心护廉的徽商智慧跃然纸上。
清流涤心,古建铭魂。当十日的徽州浸润化作画箱中厚叠的写生稿,团队彻悟:廉洁文化从未高悬庙。它活在承志堂梁枋的刀斧裂痕间,熔铸于荆藩首相坊的风化铭文里,沉淀在铜钱漏千年的水迹中;它因无后门的决绝设计而铮铮作响,借退让墙的谦卑弧度而余韵绵长。青年以画笔解冻这些凝固的哲思,先贤的箴言便从青砖黛瓦中苏醒。
守心如玉,方抵岁月长河。离别时,宏村月沼的浮云与西递牌楼的斜影在画箱中封存。而古建中那些关于自律、克己、奉公的微缩史诗,已淬炼为团队血脉中的精神灯塔。这光穿透时空照见:真正的清廉教育,是让年轻灵魂在历史的肌理中触摸温度,于斑驳的刻痕间称量“守心”之重。当徽州的清风漫过速写本的纸页,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终在笔与墨的对话中永恒定格。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