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暑期三下乡|“乡遇仲夏,淮风皖韵”实践团:青春赋能,绘就彩篇章

    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投身社会实践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遇仲夏,淮风皖韵”暑期实践团于2025年7月10日至7月13日赴淮南市开展实践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IMG_256

乡村振兴调研:聚焦产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7 月 10 日,实践团踏上探寻乡村振兴之路,深入大通区九龙岗镇曹店的田间地头、乡村企业和农户家中。通过与村干部和村民的深入交流,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曹店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其中丑桃种植成为亮点。当地丑桃种植面积约 800 亩,年产量高达 100 万斤,曾经的“丑果”实现了甜蜜逆袭。实践团成员详细了解丑桃的种植技术、销售渠道以及产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后续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挖掘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让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IMG_257

铭记历史:万人坑前,汲取奋进力量

  7 月 11 日,实践团来到万人坑遗址。这座承载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地方,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苦难与抗争。成员们怀着崇敬和肃穆的心情,参观了遗址内的展品和史料,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惨痛历史。一具具白骨、一幅幅照片,仿佛将大家带回到那个黑暗的年代,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这次参观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将历史的伤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IMG_258

文化探秘:挖掘历史底蕴,传承皖风皖韵

  寿县古城墙:千年古韵,智慧结晶。7 月 12 日,实践团来到淮河南岸,探寻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墙——寿县古城墙的奥秘。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城墙,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老人,静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不仅是古代的防御堡垒,更是防洪工程的典范,镌刻着古人顺应自然、融合文化的智慧。实践团成员沿着城墙漫步,抚摸着古老的砖石,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深入了解古城墙的建筑结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认识到这座城墙是淮河文化的鲜活注脚,是解读淮河文化的“立体史书”。

  淮南牛肉汤:非遗传承,舌尖上的文化。7 月 13 日,实践团走进淮南牛肉汤非遗文化展览馆,有幸采访到淮南牛肉汤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淮南牛肉汤商会名誉会长张在东。张会长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了淮南牛肉汤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淮南牛肉汤作为淮南地区的传统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记忆。实践团成员品尝了正宗的淮南牛肉汤,对其独特的口味赞不绝口。他们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

  此次“乡遇仲夏,淮风皖韵”暑期实践活动,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的成员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乡村振兴调研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文化探秘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用青春的脚步丈量大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相信这次实践活动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文来源: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3级马理论 杨贵琪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