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探寻越剧之源,传承千年雅韵

    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近日,浙江财经大学“知行浙江”研究生调研团队深入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州,意在挖掘越剧文化底蕴,调研其当代传承创新路径,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7月3日下午,团队首站抵达嵊州市越剧小镇的越剧博物馆。馆内,珍贵文物、泛黄剧照与经典唱段录音,系统呈现了越剧从清末民初 “落地唱书” 到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的百年历程。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记录,深入了解越剧各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流派演变及代表人物成就。在博物馆互动体验区,两位用英语演唱越剧《红楼梦》选段的小朋友,吸引了团队目光。经采访得知,他们是自发组织的,两位小朋友也已学习多年。谈及用英语演唱的原因,一位小朋友的家长说:“想让外国朋友也喜欢上越剧这一中国文化瑰宝”;另一位则提到,为准确传递唱词意境,需同时精进越剧唱腔与英语水平。稚嫩话语中流露的使命感,让成员们深受触动。

        7月4日上午,团队前往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与从教十余年的刘老师深入访谈。刘老师介绍,学校秉持“传承经典、培育新人”宗旨,开设音乐、表演等专业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融入现代元素。谈及传承现状,她表示,借国家及嵊州市政府重视传统文化的契机,学校通过与各类学校合作开兴趣课、办校园越剧文化节、新媒体推广表演视频等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越剧,但也面临专业人才流失、部分传统剧目失传等挑战。

        当日下午,团队来到甘霖镇东王村,这是公认的越剧发源地,与村长进行交流。村长介绍,1906年,村里艺人袁雪芬、马潮水等在“香火堂前”将“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正式创立越剧,此后越剧逐步走向全国。在村长带领下,成员们参观了修缮保护后的“香火堂前”,堂内陈列的当年表演道具、乐器及历史介绍,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百年前越剧诞生时的热闹场景,深刻体会到东王村的重要历史地位。同时团队成员也积极与村民进行交谈,从一份份问卷中知道东王村村民对越剧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人剧”关系的看法。

        未来,团队将梳理传承创新有效路径,分析英语演唱、新媒体传播等创新形式的推广价值及乡村与越剧文化融合模式,形成调研成果,为越剧传承发展及其他传统戏曲保护创新提供借鉴。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