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盐城工学院“盐”传身教,“皖”美童行:以青春之名,赴乡村教育之约

    时间:2025-09-16     阅读:
    来源:朱倩晨 孟业凯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暑期支教团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奔赴安徽省阜阳市王店镇中心小学,开启了一场为期两周的支教之旅,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探寻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书写属于他们的青春华章。

盛夏启程,筑梦开篇

  七月,骄阳似火,暑气蒸腾。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和对乡村孩子的深切关爱,再次走进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中心小学。从初来乍到的破冰相识,到离别时的不舍惜别,他们用知识的甘露浇灌孩子们的梦想,用温暖的陪伴呵护孩子们的童心,为宁静的乡村校园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让这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光彩。

  开营仪式上,精心设计的破冰游戏宛如灵动的纽带,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我介绍环节自然流畅地展开,师生们彼此熟悉、相互了解,正式拉开了这场充满未知与期待的筑梦之旅的帷幕。初次见面的温馨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搭建起了一座温暖而坚固的情感桥梁,让师生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多元课程,点亮童梦

  支教团围绕“素养提升 +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了涵盖科学、心理、体育、音乐等多领域的9门课程,犹如一个丰富多彩的“万花筒”,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户,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在非遗衍纸课上,孩子们的小手如同灵动的精灵,轻轻捏着彩色纸条,在卷、折、粘之间,平凡的纸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成了展翅欲飞的蝴蝶、绚丽绽放的花朵。“老师,您看我的‘国旗’!”一名学生兴奋地举着自己的作品欢呼雀跃,指尖的专注与眼中的骄傲,宛如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道路,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写照。手工课上,以“百花怒放”为主题的创作活动让教室瞬间变成了创意工坊。彩纸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幻化成形态各异的鲜花,每一件作品都跳动着童真的想象力,仿佛在诉说着孩子们内心深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憧憬。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红色教育课堂上,《祖国不会忘记》的激昂旋律响彻校园。孩子们跟着老师逐句学唱,稚嫩的歌声中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崇高敬意,家国情怀如同一颗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扎根、发芽。历史课上,老师采用“故事 + 问答”的生动形式讲述抗战历史,当讲到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让爱国教育有了直抵心灵的力量,激励着他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奋发图强。

  趣味教学板块中,科学课和地理课成为了孩子们的最爱。科学课上的“牛顿流体”制作实验,让孩子们亲眼见证了看似坚硬实则柔软的流体的神奇特性,当看到坚硬的流体在手中发生变化时,他们不禁发出阵阵惊叹,眼中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地理课上的“二十四节气创意画”,则让孩子们用彩笔描绘出“春分燕归”“冬至雪飘”等美丽的自然景象,在色彩的世界里读懂了自然的节律,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此外,安全教育课上通过动画短片学习防欺凌、防诈骗知识,心灵成长课上在互动游戏中学会情绪管理,这些课程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多了一份从容与底气。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户外拓展,强健体魄

  除了丰富多彩的室内课程,支教团还精心开设了户外课程板块,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释放活力、强健体魄的平台。强健的体魄是学生追求卓越学业的基石,在田径教学中,老师们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短跑、长跑、跳远等项目的技巧。此外,还组织孩子们在操场进行趣味游戏,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等,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挥洒汗水,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这些户外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帮助他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实现劳逸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家访关怀,温暖人心

  支教团还积极开展暑期家访活动,将关爱与鼓励送到每一个学生家中。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聊着孩子的进步和成长,认真倾听乡村教育的故事和家长们的心声。在堂屋里,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一个个鼓励的眼神,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家长和孩子们的心。“谢谢老师常夸俺家娃,他现在写作业可积极了!”一位家长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支教带来的细微变化,也让支教团的队员们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离别不舍,未来可期

  两周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结营仪式上,当“优秀学员”“创意小达人”等奖状送到孩子们手中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雀跃的欢呼声,那声音仿佛要掀翻屋顶,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支教老师分享感悟时几度被泪水打断,他们深情地说:“你们追着问‘老师明天还来吗’的样子,会永远刻在我心里。”纪念视频里,课堂上的专注神情、游戏时的欢声笑语、作品完成后的骄傲笑容一一闪现,不少孩子红了眼眶,悄悄拉着老师的衣角说:“明年一定要再来呀。”那一刻,离别的拥抱里充满了不舍,但更多的是力量,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青春担当,共筑梦想

  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的学子们用青春的脚步证明,短暂的支教或许不能改变一切,但他们播下的知识种子、传递的温暖善意,终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向往的花朵,结出希望的果实。这次支教就像一粒石子,在支教队员的心里漾开层层涟漪,那些清晨的琅琅书声、乡间小路上追逐的身影,都成了刻在记忆里的珍贵印记。他们知道,离开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牵挂的开始。他们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的点滴变化,把这份牵挂化作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添砖加瓦,为乡村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明天的中国,青春的力量正在田野间涌动,如同一股股清泉,滋润着广袤的乡村大地。像盐城工学院伯藜学社支教团这样的青年,正带着支教时收获的感动与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着使命与担当。他们生逢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征途或许漫长而艰辛,但他们坚信,脚下的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次努力都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这些年轻的教育者们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带着那份在支教中沉淀的热忱,以更昂扬的姿态扎根大地,用知识的甘霖滋养更多幼苗,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当无数这样的星火汇聚在一起,定能照亮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让希望的光芒在每一寸土地上闪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