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南财学子“三下乡”:中华文化传递文明脉络,海外华人彰显家国情怀

时间:2023-08-19 关注: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籍海外华人自我书写实践团”遵循“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实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团队于2023年7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赴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参观目前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周园。深入参观了解明清古建筑、文化艺术品,更深刻体会周园主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周园主人—周贺桐先生为榜样,永远秉持一个爱国之心。
一直以来,海外华人群体都是一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中国有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他们在各个领域尽己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这其中,江苏籍海外华人更是佼佼者,无论身处哪里,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没有忘记祖国带给他们的一切,于是他们立志报效祖国,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国。他们积极探索各种形式,传承交流中华文化,为中华文化传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决定探寻江苏籍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脉络。通过搜索资料、积极沟通,团队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周园。据了解,周园是南京亚狮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贺桐先生建立的全国最大私人收藏馆,汇聚周家五代人收藏,占地4000多平方米,是徽派建筑群代表作。周园经历五代传承,不仅将收藏以物质的形式存于周园,更是将周家五代人的爱国之心以精神力量寄存在每个藏品中。
走进周园,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古朴的建筑,诉说着百年来的沧桑,在四合院文化收藏区,古代建筑的精华浓缩于此,木质结构得以完整保存,戏台恢弘大气,设计精巧,古时唱戏、看戏的场景浮现于眼前。中国古代文化的绚烂多姿,在这里得以全面呈现。参观这些精巧古朴的建筑,团队成员们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身为中国青年的责任感也铭记于心。
在佛教文化体验区,200多米的步道两旁是4000余尊工艺精巧的佛像与石雕群,走入其中,深受震撼。这里的佛像与石雕,千姿百态,风格迥异,展现了古代中国雕刻艺术的成就,细节完整细致,雕像的生命力与表现力刻画地恰如其分。历朝历代能工巧匠的艺术创作,如涓涓细流,汇成一道中华艺术文明的大河,震撼着团队成员。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团队成员们,在看到这些佛像与石雕之后,更能切身体会到历年来工匠的巧夺天工,从中学习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继续向前走,映入团队成员眼帘的是百床馆。百床馆里121张雕工精美、造型各异的床,构成了展馆的主要内容。在周贺桐先生的积极发现与购买下,汇聚一齐,集中展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床文化”,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构成要素。将这些形态各异的床收集起来实属不易,但周贺桐先生不忘初心,不忘祖国,仍然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周贺桐先生及众多与他一样的海外华人对于中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由此可见一斑。
一天的参观时间,对于团队成员们来说短暂但充实,坐落在南京市郊村落中的周园,像一位遗世独立的“大家”,在此守护记录时代变迁留下的点点痕迹。实践团有幸来到这里,在“大家”的引导下,上了一堂关于中华文化的厚重课程,亲眼看到聚集于此的中华文化瑰宝,也得以从这些无价之宝上窥见海外华人的赤诚之心,领略了海外华人的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与积极传播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作为当代青年,团队成员深受周园主人的感染,立志将积蓄个人力量,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积极践行理想,不忘初心,坚持不懈,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贡献绵薄力量,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接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今天这个新时代中书写属于我们新一代青年的崭新华章。
作者:丁亚男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丁亚男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