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洄衿
---启承

愿弦歌不我 传千万薪火 遗万代古韵
◇
壹
『温州纸皮—纸敌澄心白似银』
温州皮纸,以桑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手工纸。

温州皮纸,史称蠲纸,唐代起即已列为贡品,是劳动人民以桑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一种手工纸。瘦金笔势迥超伧,纸敌澄心白似银。这是清代诗人戴文隽对温州蠲纸的赞叹。温州皮纸采用纯桑树皮为原料,纸质比较韧,且一面光一面糙。由于纸纹特殊,在温州皮纸上作画,能忠实反映墨色,很容易形成一种壁画般古朴、残破与神秘的画面效果。另外,由于纸质韧性大,要多长有多长而不需拼接,温州皮纸非常适合书画长条幅,用来裱手卷也有出色的效果。

◇
贰
『非遗传承人』
“温州皮纸”被列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林天举老师曾用“三个一”介绍了“温州皮纸”的历史,即“一棵树、一张纸、一盏灯”。在非遗工作室中可以体验皮纸灯制作,这盏灯是离心最近的灯。点亮心灯,能照亮黑暗,温暖人间。体验“皮纸心灯”的制作工艺,从捞纸开始,经过分纸、在纸上布置花草、压纸、烘纸,糊灯,把普通的皮纸变成一件件充满韵味的“心灯”作品。
◇
叁
『实践感悟』
将文化融入生活,使非遗恢复生机。非遗传承人林天举先生做到了这一点,在非遗工坊以“传统文化讲解演示+DIY手作”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传播非遗文化和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正是得益于将非遗融入生活的巧思,非遗文化得以盘活。而非遗的自动力发展,可以有效打破非遗传承瓶颈,通过对古法造纸过程的分解,把整个流程缩小化,可体验化,让人人都有机会体验到古法造纸的乐趣并学习到相关知识,使非遗融入生活恢复生机。

文字、图片:周宛凝
编辑:周宛凝
指导老师:朱建龙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