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4日,一支由中南大学人文学院、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子组成的调研团队,在指导老师莫天成的带领下赶赴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开展“乡村振兴视域下茶陵县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究”专题调研。调研团队以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新型关系为主线,围绕“县域经济、特色经济、乡村振兴、产业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为期6天的深入实地考察调研。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是我国中南地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红色革命老区,也是一个生产多种特色农产品的山区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具有相当重要的调研意义。
调研团队在株洲市茶陵县开展实地调查,走访了当地茶场、生产车间,并与当地茶农、负责茶叶事务的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访谈。在国家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丰富的实地考察资料,调研团队在对茶陵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茶陵县茶叶领域建设,以此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功脱贫摘帽,推动特色县域经济提质增量的案例,可以为我国中西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言献策。
在调研的过程中,调研团队面对面对工作在茶叶生产一线的茶农进行了专访,同时在茶陵县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既有许多深耕茶产业多年、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也有深谙茶叶产业发展规律、为茶陵县茶叶产业发展谋篇布局的行政人员。从他们口中,团队成员得以总结出当下组织开展茶叶工作普遍的痛点和难点。从产业规模无序偏小与品牌效应不强的恶性循环怪圈,到茶旅融合、茶产联动和乡村振兴等多领域共生共荣的实现,再到政府主体的参与投入和群众积极性的调动。这些挑战,无时无刻不考验着“父母官”们的能力作为和茶产业从业者的效率作风。
除了实地访谈外,为了更深入了解茶陵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团队实地走访了众多茶陵当地的茶厂、茶园和茶叶生产车间,重点了解了茶陵县特色茶种—茶陵红茶,并且深入田间地头对茶产业发展进行细致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脚踩泥、手握笔,深切感受到茶叶产业发展过程的艰难困苦,茶厂从业人员的上下一心,相关政府工作人员的尽职尽责,更感叹如今茶陵茶产业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更下决心要将此次调研成果实践在这茶乡里,为茶陵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属于中南学子的“中南力量”。
调研团队以笔耕乡土,躬身入时局。在茶陵的茶园里进行新发展模式的探索,在茶厂的沃土上溯源到茶产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发掘出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的深层关联。扑下身,接地气,通实情。中南学子在躬身实践中走上暑期实践新道路,以所学付实践,以实践报家国。
供图供稿: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向时进 周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