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兰理学子黔征行:凝铸初心,走进英雄红情

时间:2023-09-13 关注:

兰理学子黔征行:凝铸初心,走进英雄红情

三下乡网毕节82日电(通讯员 胡小川 杨位 王芙蓉 邓吉瑞以行动传承红色繁星之火,助其燎原之势;用实践弘扬革命坚强意志,赓续爱国情怀。8月2日,兰州理工大学“一路黔行”实践团走入贵州省毕节市钱壮飞烈士陵园,后山镇红旗渠,深刻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血脉。
 
走进烈士英碑,传承红色铭印。
钱壮飞烈士陵园位于金沙县后山乡贵山村,陵园占地面积8亩,园内绿树成荫、花草遍地、苍松拥翠、绿竹成林,一派庄严肃穆景象。实践队员一走进烈士陵园便看到了烈士铜像,全体成员默哀三分钟,深刻悼念钱壮飞烈士。“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战火纷飞的年代,在艰难困苦的长征路上,有无数英勇牺牲的烈士埋骨他乡,但他们的英名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永垂不朽。         
 
图为实践团在钱壮飞烈士铜像下默哀。三下乡网通讯员 胡小川(供图)
   
实践队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前往烈士事迹陈列馆,在路途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钱壮飞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隐蔽战线的杰出战士,我党我军早期无线电密码通讯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他及时送出重要情报,粉碎了敌人企图将我党中央一网打尽的阴谋,为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迈入烈士事迹陈列馆,我仿佛走进了钱壮飞烈士对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中。”实践队员由衷感怀。革命先辈的赤胆忠心让实践团所有队员为之叹服,聆听讲解员讲述钱壮飞烈士的事迹,更让所有队员的心与遥远的年代紧密相连。
作为“龙潭三杰”中的一员,钱壮飞烈士永葆初心,坚持为党和国家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为祖国和解放的伟大事业坚持。学党史,铸初心。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为后辈拼出了如今的和平盛世。应时刻铭记他们无畏奉献精神,将爱国情怀厚植心中。同时,革命先烈的无畏奉献精神也鼓舞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无私奉献,敢于斗争,艰苦奋斗,永不放弃。
    
 
图为实践队员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参观。三下乡网通讯员 胡小川(供图)
 
红旗渠前葆初心,开天辟地守坚毅。
当日下午,兰州理工大学“一路黔行”实践团走进毕节市后山镇红旗渠,探索红旗渠、徒步丈量红旗渠,并在实践后向当地村民宣讲红旗渠精神。实践队员用双足丈量在悬崖峭壁中凿出的这条路,用双手感触一线天的险峻。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图为实践

队员走在红旗渠险关要道上。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胡小川(供图)
 
“通过这次的红旗渠之行,我体会到了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老一辈人的敢于面对红旗渠天然险峻地势的勇气,以及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凿出红旗渠道路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品德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走,向前看,行走途中锤炼着我的性格,也激励着我的斗志。”实践队员胡小川有着深刻感悟。
实践团踏着烈日沿着先辈的足迹黔行,脚下的路却比先辈们走时平坦百倍不止,这段全长70.6公里的“人工天河”,是十万大军与大自然抗争出来的伟大产物。更是红军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伟大杰作。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红旗渠精神,仍将发挥出价值引领、精神激励、方向指引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在红旗渠的合影。三下乡网通讯员 胡小川(供图)
 
伟大精神来源于伟大实践,伟大实践催生伟大精神。十万大军靠着一双手,一把锤头,一柄铁铲开辟出这座民族丰碑。新时代新青年应戮力前行,不断深挖伟大革命精神。依托本次实践,实践队员深刻学习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作者:胡小川 杨位 王芙蓉 邓吉瑞 来源:一路黔行实践团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