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花馍温情,建筑古典,非遗传承

时间:2024-09-06     阅读:
党家村,这座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北部的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群而闻名。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党家村在建筑保护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确保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建筑保护的措施与成效**
 
1. **古建筑修复与维护**:党家村对村内123座四合院、11座祠堂以及25个哨楼等古建筑进行了系统的修复和维护。这些工作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了建筑的原貌和历史信息。
 
2. **建筑档案建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这些古建筑,党家村建立了详细的建筑档案,记录了每座建筑的年代、结构、历史变迁等信息,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保护法规制定**:党家村制定了一系列古建筑保护法规,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责任主体,确保了建筑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4. **环境整治与风貌保护**:对古建筑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拆除了影响古建筑风貌的现代建筑,恢复了传统街巷的格局,保持了党家村的历史风貌。
 
5. **居民参与与社区共建**:鼓励村民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中,通过社区共建的方式,增强了村民对传统建筑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6. **旅游发展与建筑保护相结合**: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注重古建筑的保护,通过合理规划旅游路线和活动,减少旅游对古建筑的影响。
 
**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的互动**
 
党家村的建筑保护工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通过以下方式,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实现了良性互动:
 
1. **文化传承**: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为党家村的传统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经济转型**:古建筑的保护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村庄经济的多元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济支持。
 
3. **社区活力提升**: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增强了社区的活力,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党家村的建筑保护实践,不仅为中国的古村落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作者:王昊宇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党家村非遗探索调研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