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文化传承:大学生探寻文化之根
时间:2025-02-12 阅读:
春节文化传承:大学生探寻文化之根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温暖的情感纽带。它不仅是岁月的节点,更是文化的渡口。在这个寒假,闽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院“礼乐春色,古韵新声”实践队深入乡村与社区,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传承之旅。他们用脚步丈量春节的古韵,用镜头记录春节的新声,用文字书写属于春节的中国故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青春力量。
春节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记忆。从古笛的间隙到龟壳兽骨,再到新时代的高速发展,春节已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然而,在现代社会信息快速交互的背景下,春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面临着被冲击甚至淡忘的风险。实践队怀着对春节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踏上了这场文化传承之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
实践队的足迹遍布多个地区,从漳州市的芗城区、长泰区到宁德市的寿宁县,从厦门的翔安区到南平市的延平区。他们深入乡村,走进社区,用脚步丈量春节的厚度,用镜头记录春节的温度。在漳州市美术馆组织的下乡义送春联活动中,队员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见证了书法艺术家们为村民书写春联的温馨场景。一张张红彤彤的春联,不仅是节日的祝福,更是文化的传承。队员们与村民交流,聆听他们对春节习俗的回忆与期待,感受到传统习俗在农村地区的深厚根基。
在厦门同安古城的银城百艺秀和古城年货节上,实践队成员洪伟以摄影师志愿者的身份,记录下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活动现场,潮流对联、“福”字挂件等潮趣年货与传统糖画、非遗面人等手作及文创产品相互交融,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同时,宋江阵、福船表演、街舞表演、舞龙舞狮、闽南童谣等精彩纷呈的节目,让春节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诏安县桥东镇桥园村,实践队成员黄倚汀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为村民们书写春联,感受着中华习俗在农村的深厚底蕴。他采访当地村民,观察春节期间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在芗城区蔡前村,实践队成员许杰辉参观了芗剧演出,观察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春节习俗之间的融合。他采访了后台戏曲人员,了解到他们对传统文化与春节之间融合创新的看法,感受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实践队成员林恩琪在参观龙海紫泥慈济宫中,对当地的小孩和老人进行实地采访,询问他们对春节的看法。她发现,尽管时代在变,但春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始终不变。庙会上,古老的建筑与热闹的集市交相辉映,展现出新时代农村庙会与春节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漳州古城木偶艺术馆,一场新春特别活动也让队员们眼前一亮。生动的表演、精美的道具,将春节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队员们与艺术家们深入交流,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形式更好地传承春节文化。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拍摄了自己家乡庆祝春节的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年夜饭的画景,剪辑为纪录片以及一组组生动的照片,记录下春节文化的多元魅力。通过主题征文活动,他们用文字书写了属于春节的中国故事,串联起春节文化的古韵与新声。在征文作品中,有的队员回忆了家乡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祭祖、放鞭炮等,这些习俗不仅是节日的仪式,同时也是我们通过节日对穿越古今的生命气息的关照,对其中历久弥新的美学体验和美学力量的复现;有的队员讲述了春节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形式,如线上春晚、虚拟现实体验等,这些创新形式不仅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也让春节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礼乐春色,古韵新声”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队长杨梓莹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春节文化的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传承传统文化,更要创新文化形式,让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黄倚汀同学在为村民书写春联的过程中感慨道:“当我看到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更加明白了我们传承文化的使命。我们要让这些传统习俗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许杰辉同学在参观芗剧演出后表示:“传统艺术与现代春节习俗的融合让我看到了文化的无限可能。我们不仅要守护传统,更要让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实践中,实践队的队员们用青春的足迹和热情,为春节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努力虽然只是文化传承长河中的一小步,但却意义非凡。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年的视角和力量,关注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更多创新的表达方式。他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这份古老而温暖的文化在新时代继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杨梓莹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