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青春力量扎根边疆 沙海织绿共谱新篇

时间:2025-07-19     阅读:
青春力量扎根边疆 沙海织绿共谱新篇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芯生命・沙海织绿・生态共谋”实践团赋能麦盖提发展纪实
 
         7月6日-7月12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芯生命・沙海织绿・生态共谋”实践团奔赴沙漠南缘的喀什麦盖提县,深入防沙治沙一线,以七天“三下乡”志愿之行,以青年视角解码“生态-民生”协同逻辑,助力讲好西部治沙故事,为筑牢生态屏障、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麦盖提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以上,距沙漠直线距离仅5公里,常年经受风沙肆虐、流沙侵袭,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防风固沙生态林是抵御风沙侵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沙海观变,见证治沙工程的生态奇迹与民生密码
         7月6日,实践团抵达麦盖提县后,在当地提供的专用交通保障下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观测点。在这里,实践团看到曾经饱受流沙侵蚀、严重威胁周边生产生活空间的区域,经过长期治沙工程的持续推进,如今已构建起多层固沙林带,展现出“林进沙退”的显著成效,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治沙工程的伟大力量。
期间,实践团还跟随防沙治沙中心护林员阿卜杜热伊木・艾麦尔、阿布都卡迪尔・卡米力、阿布都沙拉木・艾尔肯里三人,详细了解生态林的建立与维护体系。在与负责人肉孜万姑・阿布都赛买提的交流中,队员们知晓了当地治沙工作从“沙进人退”到“林进沙退”的历史转变,以及群众依托生态资源,通过护林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的具体情况。这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沙漠植被既是生态系统的守护者,更是民生发展的支撑载体,代代传承的治沙实践,正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互促共进。

         田间践行,探寻园林生态治理与现代农业共荣之路。
         7月7日,实践团深入麦盖提县46团,在图木舒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郑总经理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园林区考察及种树防沙实践活动,实地感悟基层生态治理成果与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在园林区考察过程中,郑总经理详细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46团园林区的整体规划、植被种类选择以及多年来在生态维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深入了解了当地如何根据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园林布局,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他们仔细观察各类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相关数据,为后续的生态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枣香溯源,解码沙漠特色农业与生态协同发展模式
         7月8日,实践团继续前行,走进麦盖提红枣产业研究院,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操作与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沙漠边缘特色农业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当日,在研究院开热木拉·阿布都艾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开启了参观之旅。活动开始时,老师热木拉·阿布都艾尼播放了宣传片,介绍麦盖提红枣产业的发展和品牌价值。接着,他详细讲解了中国枣种植分布和新疆名枣的优势,强调了新疆红枣的卓越地位。在文化展示环节,他深入讲解了红枣在新疆文化中的重要性,并展示了古代盛放枣的器皿,显示了枣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大田实践环节,成员们参与了枣树的农事操作,体验了科学种植对提升红枣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性。

         街巷净颜,以志愿服务践行基层生态治理责任担当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要求,7月9日,实践团联合麦盖提县刀郎小区物业经理图妮萨古,与社区环保人员携手开展环境卫生清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参与基层生态治理,助力美丽社区建设。大家分工协作、干劲十足,与社区环卫工人密切配合,以汗水改善社区环境面貌,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与生态环保意识。

         童心植绿,用科普课堂播撒边疆生态保护希望种子
         为贯彻生态教育相关政策,助力青少年生态知识普及,7月10日,实践团走进惠民社区,联合社区负责人王雪润开展了一场红领巾小课堂活动,活动以手工教学与知识问答融合的形式,为社区小朋友带来独特生态科普体验。手工折玫瑰的芬芳与生态问答的思辨交织,同王雪润等社区负责人的协同助力,让“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理念如春雨般浸润童心,为边疆的生态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叶间传知,生态科普让自然之美在童趣中扎根生长。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7月11日,实践团在麦盖提县南网社区化身“植物老师”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生态科普志愿活动,为当地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知识盛宴。成员们以树叶为媒、以照片为介,让抽象的植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树叶拓印的课堂上,孩子们用颜料将枣叶、杨树叶的轮廓印在纸上,拓下的不仅是叶片的纹路,更是对自然之美的最初认知。

         从沙海边缘的防沙林,到枣林深处的文化脉,从社区街巷的洁净路,到孩童眼中的自然光,“芯生命・沙海织绿・生态共谋”实践团的七天行程,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的生动实践,更是青春力量与边疆发展的深情对话。他们以脚步丈量土地,以双手播种希望。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以后将把所学所感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为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文/张峰 摄/高轩、唐悦、苏小军、谢博、刘家羽、徐子涵、马昱聪)
作者:张峰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