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探秘枣研院所寻发展密码 躬耕沙海田间践青春担当

时间:2025-07-18     阅读:
探秘枣研院所寻发展密码 躬耕沙海田间践青春担当
 
         7月8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芯生命·沙海织绿·生态共谋”生态实践团继续前行,走进麦盖提红枣产业研究院,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操作与访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沙漠边缘特色农业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

         据了解,麦盖提红枣产业研究院于2023年在多方合力下建成,依托日照援疆力量,整合疆内外科研资源,搭建起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研究院拥有先进科研设备,涵盖种质资源库、病虫害防治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等,汇聚来自新疆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团队,聚焦红枣品种改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为麦盖提红枣产业发展筑牢科技根基。
         当日,在研究院开热木拉·阿布都艾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开启了参观之旅。活动伊始,老师热木拉·阿布都艾尼播放了一段主题宣传片,生动展现麦盖提红枣产业的发展历程、科研成果与品牌价值,让成员们对当地红枣产业的宏伟蓝图有了宏观认知。

随后,开热木拉·阿布都艾尼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讲解中国枣种植分布格局,着重介绍新疆十大名枣的独特优势,从和田大枣的饱满醇厚,到若羌灰枣的甜润细腻,展现新疆作为红枣主产区的卓越地位。

         在文化展示环节,开热木拉·阿布都艾尼老师深入阐释红枣民俗文化,讲述红枣在新疆节庆、饮食、民俗中的重要象征意义。此外,还展示了古代用于盛放枣及制作枣制品的器皿,其中不乏造型精美的酒壶状容器。这些器皿不仅体现古人以枣酿酒、制酱的智慧,更承载着千年枣文化的厚重底蕴,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红枣不仅是农产品,更是传承历史的文化符号。

         在大田实践环节,成员们来到红枣种植基地,开展去除枣树顶端优势作业,亲身体验了松土、施肥等农事操作。通过修剪优化植株养分分配,提升红枣坐果潜力。同时,学习依据叶片、果实特征识别枣缩果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掌握绿色防控手段。成员们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升专业能力,也体会到科学种植对红枣品质与产量提升的关键作用。

         实践结束,团队专访开热木拉·阿布都艾尼老师。在谈到生态与产业关系时,他指出,麦盖提县地处沙漠边缘,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蒸发量却超2500毫米,独特气候天然抑制病虫害,加上充足光照和大昼夜温差,利于红枣糖分积累,造就优质果实。在产业链与生态保护协同方面,老师热木拉·阿布都艾尼强调,红枣种植既带来经济效益,大面积枣林又成为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形成“以枣促绿、以绿护枣”可持续发展模式。

         此次麦盖提红枣产业研究院之行,正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产业融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实践团以专业视角深入产业一线,不仅为麦盖提县红枣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更是当代青年响应国家政策,服务乡村的生动实践。未来,实践团也将继续在政策引领下,持续深化实践成果,为麦盖提县红枣产业与生态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高度。(文/张峰 摄/高轩、唐悦、苏小军、谢博、刘家羽、徐子涵、马昱聪)
作者:张峰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