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青春赋能食安 科普润泽边疆——塔里木大学食品学院“夏安食语宣讲团”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时间:2025-08-03     阅读:
    来源:夏安食语宣讲团--刘璠

7月4日至8日,塔里木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夏安食语宣讲团”怀揣“食安为民”的炽热初心,奔赴新疆阿拉尔市多个社区与连队,开展“学农产品知识,保食品安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片边疆热土上,青年学子躬身力行,将专业知识化作惠民甘露,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贡献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淬炼时代担当。

深入街巷:科普课堂里的民生关切

在安居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露天科普课堂拉开序幕。烈日炎炎,挡不住宣讲团成员的热情与居民求知的渴望。团队成员手持精心设计的海报与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食品安全知识转化为“夏季食物如何保鲜”、“隔夜菜怎样处理才安全”等生活贴士。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清脆的童声与成员耐心的解答交织,现场气氛热烈。一张张笑脸,一次次正确的回答,传递着科普的星火。
 

情系桑榆:方言讲述中的精准守护

走进十团十六连村委会,宣讲团的目光聚焦在老年群体。面对白发苍苍的乡亲,成员们特意放慢语速,操起亲切的方言,围绕“米面油如何防虫”、“剩菜剩饭怎么存”等日常关切,结合生活实例娓娓道来。老人们围坐一旁,听得格外专注,不时点头称是。当成员递上印有知识要点的宣传单和实用的肥皂、抽纸时,一位老人紧握着材料,动情地说:“娃娃们讲得好,都是咱用得上的真道理,得让街坊都晓得!”这份朴素的认可,是对团队精准服务最温暖的褒奖。

流动旗帜:步履不停的知识传递

为让科普之风吹得更广,7日下午的阿拉尔游泳馆周边,出现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宣讲团成员化身“行走的科普站”,手持宣传品,主动走向纳凉的市民、过往的行人,聚焦冷饮食用安全、生熟分开处理等夏季高发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微科普。翌日,在屯垦文化公园的林荫道间,团队成员利用居民散步小憩的间隙,开展“边走边讲”的灵活宣讲。这份主动送知识上门的诚意与创新,赢得了市民们的一致点赞。

初心烙印:实践沃土上的青春誓言

五天的奔忙,结出丰硕果实:累计开展宣讲5场,覆盖3个社区、2个连队,惠及群众400余人次,发放资料4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研数据清晰印证了成效:活动后,居民对“隔夜菜储存标准”等关键知识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32%跃升至89%!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攀升,更是健康防线在基层的切实筑牢。

“站在社区广场,看到乡亲们恍然大悟的眼神,我们深刻感受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就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护身符。”团队负责人动情地说。实践期间探索的“流动课堂”模式,正是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尝试。

活动的尾声,在屯垦文化公园,一场“共筑食安防线”的承诺签名将实践推向高潮。居民们郑重地在印有“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的横幅上签下名字。一笔一划,力透纸背,不仅是对知识的接纳,更是对健康生活的承诺,是塔大学子用青春践行服务宗旨、赋能边疆振兴的铿锵誓言。

此次“夏安食语”之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播,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初心的淬炼。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基层的期盼、实践的感悟铭刻于心,让“食安为民”的信念融入血脉。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边疆行”项目,以更扎实的专业学识、更炽热的服务情怀,在守护人民健康、服务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与承诺,塔大学子将从边疆沃土再出发,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刘璠 苟令洁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