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医暖桑榆护安康 筑梦乡卫践初心 ——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时间:2025-08-20     阅读:
    来源: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 “医暖桑榆 筑梦乡卫” 实践团
  当 “健康中国” 的号角吹向基层,当青春力量遇见银龄需求,一场温暖又专业的实践之旅在徐州乡镇悄然开启。2025 年 7 月,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药学与检验学院 “医暖桑榆 筑梦乡卫” 实践团,响应国家大学生社会实践号召,带着医者初心奔赴一线,聚焦 “乡镇卫生院设施升级” 与 “老年人就医难题破解”,用行动为基层医疗注入青春活力。

精准调研:把 “问题清单” 摸清摸透

  要解难题,先找痛点。7 月 15 日至 30 日,实践团开启 “靶向调研” 模式,针对两类核心群体量身定制调研工具:面对卫生院医护与管理者,用专项问卷排查设备缺陷、征集改造妙招;面对老年患者及家属,用拉家常式的半结构化访谈,挖出 “不认字看不懂流程”“腿脚不便就医难” 等真问题,记下他们对 “简化流程、贴心服务” 的迫切需求。
随后,队员们跑遍多所乡镇卫生院,座谈、跟诊、唠家常齐上阵。不仅摸清了部分卫生院 “设施老化、功能不全” 的症结,更精准掌握了老年人在挂号、听医嘱、缴费取药时的 “卡脖子” 环节 —— 一线医护的建议、老人的心里话,都成了后续解决问题的 “金钥匙”。

深度驻点:在卫生院里找 “破题思路”

  前期调研有了方向,实践团把高流镇中心卫生院作为 “解剖麻雀” 的样本,开展三天深度驻点。8 月 5 日刚到新沂,队员们就马不停蹄整理数据、打包健康手册;6 日至 8 日,更是全程 “泡” 在卫生院:跟着老人走一遍门诊流程,跟着家庭医生入户随访,亲眼看到候诊椅没扶手、药品标签字太小的不便,亲身体会老人操作挂号机、跟医生沟通的难处。这些 “第一手感受”,让后续方案更贴实际。

暖心服务:让银龄就医 “少跑腿、更省心”

  调研不是终点,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实践团把调研成果变成一个个便民妙招:怕老人不认字,就画卡通版就医流程图,用 “太阳” 标晨服、“月亮” 标夜服,流程一看就懂;
担心老人健康无人问,就搞 “守护银龄健康” 行动,免费测血压血糖,还用 “少吃腌菜控盐”“晨起慢起身防晕” 的大白话给建议,健康知识一听就会;发现设施有短板,就模拟老人全流程就医,记下候诊椅缺扶手、导诊牌看不懂、缴费单信息乱等问题,当场跟卫生院提改进建议;更贴心的是,专门印了大字版、高对比色的 “就诊指南”,还特别标注 “有困难找黄马甲队员”,让老人就医更有底气。

成果落地:给基层医疗留 “长效方案”

  实践结束不意味着责任收尾。团队汇总分析所有数据,把五所卫生院的共性问题、差异短板量化呈现,拿出四大类 “接地气” 的改进建议:
  • 设施改得 “适老”:装扶手、铺防滑垫,换大字药签,用图文导诊牌替代复杂文字;
  • 流程变得 “省心”:保留人工窗口,专人帮老人用智能设备,缴费单只留关键信息;
  • 服务做得 “贴心”:医生说 “大白话” 讲医嘱,帮老人填表单,常发大字健康手册;
  • 机制建得 “持续”:设意见箱收反馈,建改造台账公开进度,确保问题不 “悬着”。
  这场暑期三下乡,是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子 “用专业践初心” 的生动答卷,更架起了高校助力基层医疗的 “连心桥”。未来,学院还会继续带着师生扎根基层,用专业力量守护乡镇健康,让银龄生活更安心!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