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青春之光”南水北调精神志愿宣讲团——南水北调寻足迹,吃水不忘掘井人

    时间:2025-09-01     阅读:
    来源:郑州财经学院商学院
“青春之光”南水北调精神志愿宣讲团——南水北调寻足迹,吃水不忘掘井人
聚焦世纪工程,青春力量解密时代密码
当一渠清水跨越1276公里润泽北方大地时,我们不禁追问:这项改写中国水资源版图的世纪工程,究竟凝聚着怎样的精神密码?1952年,毛泽东主席“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也是可以的”的构想,历经半个世纪论证、十年攻坚,终成惠及1.85亿人的“人间天河”,不仅淬炼出“忠诚担当、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创新求实”的南水北调精神,更涌现出无数青年建设者用青春浇筑时代丰碑的动人篇章。新时代青年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挺膺向前。

“青春之光”启程,探寻精神根脉
2025年6月25日至7月1日,郑州财经学院商学院“青春之光”南水北调精神志愿宣讲团11名师生深入南阳市淅川县,以七天沉浸式实践解码南水北调精神密码。宣讲团借助南水北调精神宣传页等系列宣传材料,以通俗语言讲述南水北调故事,拉开了研学序幕。

踏寻渠首印记,感怀移民壮举
从渠首闸口的斑驳印记到移民展馆的厚重承载,青年们用脚步丈量精神厚度,用故事传递精神温度。站在渠首闸口前,锈迹斑斑的闸门上,每一道划痕都像时光刻下的勋章——那是十年攻坚中与洪水、塌方等难题较劲的见证;淅川移民展馆泛黄的老照片里,移民群众背着行囊告别故土的身影与玻璃柜中那袋带着稻壳的“家乡土”相互呼应,无声诉说着4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抉择。

理论转为实践,源头活水是人民
从干部学院的理论课堂到邹庄移民新村的田间地头,宣讲团成员们在“听”与“问”中深化着对精神的理解。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的老师用一张张历史图表串联起工程脉络:从毛泽东“借水”构想的初步提出,到一代代工程师踏遍山河的勘察论证,再到新时代“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实践要求,“人民至上”的初心始终是不变的主线。而在邹庄移民新村,老人们坐在村口的槐树下,讲起搬迁时干部们帮着抬家具、协调孩子上学的细节,让“团结协作”有了最生动的注脚。

对话历史文物,传承精神火种
收官前夕的河南省南水北调博物馆参观学习与收官当日的清华园社区宣讲形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精神的传承有了更鲜活的模样。博物馆里,从工程蓝图的泛黄手稿到输水管道的实物模型,无声诉说着“创新求实”的攻坚历程;社区中,管子传球的笑声与“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嘱托交织,让“团结协作”的精神钻进孩子们的心里。两者相叠,让精神的传承既有历史纵深的厚重,更有生活场景的鲜活模样。

足迹印初心,感悟铸心间
在南阳的研学之旅中,宣讲团成员踏遍渠首闸口的斑驳印记,走进移民展馆的岁月深处,参与社区宣讲的生动互动。那些藏在渠水褶皱里的精神密码,终在研学的步履间,悄悄漫进了心底,化为成员们对“忠诚担当、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创新求实”的深刻体悟。
 心迹留痕
--商学院 20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2班 方明椿
“看到渠首闸门的那一刻,‘十年攻坚’四个字突然有了重量。那些凹凸不平的斑驳锈迹,不是岁月的侵蚀,而是建设者们在寒来暑往中用扳手、钢钎一锤一凿‘啃’出来的痕迹。在移民展馆,当看到一位母亲把孩子的奖状仔细叠进搬迁行囊时,我突然懂了‘无私奉献’从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它是白发老人佝偻着背,最后一次摸了摸老宅门框上孩子的身高刻痕,红着眼眶却笑着说“值”的坦然;是移民们在新家园的田埂上,攥着陌生的泥土重新挥起锄头,把对故土的牵挂种进新秧苗的坚韧。”这是宣讲团成员方明椿在研学途中,被时光与人心共同镌刻下的最深刻的触动。
心迹留痕
--商学院 202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1班 唐嘉蕊
在汤山湿地公园的移民丰碑前,宣讲团全体成员伫立默哀,向碑石深深鞠躬。碑文中那20.2万移民的名字,如一部无字史诗,字字句句都镌刻着移民群体的牺牲与坚韧。他们背井离乡的抉择里,藏着“舍小家为大家”的赤诚;他们重建家园的执着中,写满生生不息的坚韧。
身为宣讲团成员,我们深知:传承不仅是语言的诉说,更是行动的接力。社区宣讲中,孩子们在互动游戏里蹦跳着喊出“要一起护好水呀”;博物馆内,游客听完讲解后驻足展台前久久凝视……这些瞬间让我真切体会到:青年的微光虽弱,汇聚起来便能让精神之火穿越岁月,始终明亮。
心迹留痕
--商学院 202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2班 于子轩
这次实践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灵的成长。从最初对工程技术的惊叹,到对移民奉献的感动,再到对自身使命的思考,每一步都是蜕变。我学会了用脚步丈量土地的温度,用真心倾听历史的声音。当我在总结会上分享感悟时,突然发现:那些曾觉得遥远的“国家大
事”,原来与每个青年都息息相关。 南水北调的精神密码,就藏在一渠清水、一座丰碑、一张老照片里,更藏在千千万万建设者和移民的心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永远铭记这个夏天的所见所感,让“忠诚担当、创新攻坚”的精神指引前行之路。这渠清水向北,我们青春的脚步向前!
解码南水北调,赋能青春担当
从毛泽东的“借水”设想,到新时代的“调水”实践,变的是工程形态,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初心。宣讲团成员们表示,将带着这份精神财富回到校园,南水北调精神的解码不是终点,让这份精神在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动能,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誓言在南水北调精神的滋养下成长,便是这场研学真正的“答卷”。
(来源:郑州财经学院商学院“青春之光”南水北调精神志愿宣讲团;图文作者:袁亚菲、刘雅琪)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