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的实践之路,AI技术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4-01-26 关注:
智慧农业的实践之路,AI技术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大厦不稳。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越过越好。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农业除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其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的功能就越能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2024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来到寿光高科技农业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AI与智慧农业的实际应用情况。
AI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走进山东寿光的高科技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紫色的白菜、黄色的番茄、三色水果椒、樱桃西红柿,在这蔬菜小镇的物控中心里,摆放着许多新研发的果蔬。不过最让我们震惊的不是这些五颜六色奇奇怪怪的蔬菜水果而是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进步。蔬菜小镇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云平台会收集前端传感器获取的空气、光照、土壤、环境及作物的生长数据,通过实时的智能分析,结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发布的种植标准和农业专家的种植经验,对后续操作给出科学决策,使得传统农业一步踏入完善可靠的智慧农业时代。”
智慧农业云平台不仅能够实时监测温室大棚内各项环境指标、制定科学决策,还可以自动调控卷帘、风机、灯光等设施,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为农作物提供最优生长环境,科学化精准种植。同时,云化部署还解决了智慧农业平台搭建、数据融合的难题,利用云计算弹性、高效、稳定的特性,可以实现大数据存储按需扩容,同时还能摆脱自建机房高能耗、高投入、难维保等问题。
深入智能生产基地,探寻AI智慧农业
在种植区两侧的小道上漫步,我们发现除了种植的作物,还有许多传感器,从育苗区大棚里看到,各式各样的传感器遍布各个角落。
AI智慧农业云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棚内的传感器分为环境参数传感器和植物营养传感器、生殖传感器。其中环境传感器主要检测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湿度、土壤PH值、EC值等参数,空气环境传感器分别在1.2米高度、2米高度各设置一组,土壤环境传感器在地下10cm、20cm、40cm处设置三组,以此来保障数据检测的准确性。植物营养传感器则负责检测叶面温湿度、茎秆直径,植物生殖传感器检测果实直径,同样有一定的数量配置,起到相互校验的效果。”
不过工作人员还告诉我们“智慧蔬菜大棚仍在建设中,软硬件设备还有不足之处蔬菜小镇还设有自己的气象站,实时检测风速、风向、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空气积温、累计光照等信息。不要小看这些信息,对于农业生产来说,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数据。过去农业生产靠人的经验,往往会有较大的偏差,现在则可以做到实时精准决策,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一块巨型液晶显示屏,上面显示着园区的整个运营模式,既有天气、温湿度等园区气象的数据采集,也有土壤酸碱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实时用电量等温室内部数据,完整覆盖了蔬菜生产的全流程。
立足发展现状,推动AI农业普及
尽管寿光市在AI智慧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农民接受程度和参与度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挑战,寿光市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推动AI智慧农业的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AI智慧农业将在寿光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AI智慧农业将为农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确保AI智慧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