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17     阅读: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7月12日至13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梦中国”实践团踏上陕西延安这片革命热土,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的社会实践之旅。实践团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指示,在革命沃土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于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成员慰问革命先辈

  成员与革命先辈亲切交谈
  
  12日清晨,阳光洒满延安革命老区的街巷,“梦中国”实践团的成员们心怀敬畏,首站抵达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珍品琳琅,历史风云扑面而来。在《论持久战》展区前,成员们凝神屏息,透过泛黄的文稿和斑驳的钢笔,仿佛看见毛泽东同志在战火纷飞中挥笔疾书的豪情。“字里行间彰显着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战略智慧和勇气,”成员黎天浩感慨道,“这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正是新时代青年最需要汲取的精神养分。”
  成员与革命先辈一起听唱“南泥湾”

   实践团成员采访游客
  
  13日上午,实践团带着精心准备的牛奶、水果等慰问品,走进延安市八一敬老院。这里的老人大多是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老兵,实践团成员与老兵们一一握手,细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刘爷爷精神矍铄,打开了话匣子。“孩子,我给你们讲讲当年的事。”刘爷爷的思绪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那时候条件艰苦啊,人家有飞机有大炮,我们只有小米加步枪啊,但是我们最后还是打赢了,中国人民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啊!”当《南泥湾》的旋律在院子里响起时,一位老兵跟着旋律轻轻哼唱起来,其他老兵也逐一加入,齐声合唱。“你们要好好念书,将来给国家出力!”老兵们朴实而深情的嘱托,在歌声中显得格外有分量,实践团成员无不动容。这堂特殊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团成员和来自西北大学的同学进行交流

  实践团成员与延安当地小学生进行交流
  
  午后,实践团辗转至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在延安时期,杨家岭是毛泽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著名的“窑洞对”就是在这里进行的,破旧的木桌、斑驳的藤椅,无声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岁月。“老一辈在如此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其精神永远是我们奋进路上的明灯。”成员肖一鸣看着眼前的一切,感慨万千。他伸手摸了摸窑洞的土墙,粗糙的质感让他更加身临其境。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还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多所高校的学子进行交流互动。大家围绕着延安精神的内涵、传承等话题交流看法,分享感悟。
  
  实践团成员与延安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讨论问题
  
  期间,延安市创新实验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们也来到现场,小小讲解员们带着实践团成员参观枣园。“大家看,这是周恩来总理当年办公的地方,他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小朋友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将革命故事娓娓道来。实践团成员们被孩子们的热情和认真所感染,纷纷称赞他们是延安精神的小小传承人。
  
  实践团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合影
  
  此次延安之行,“梦中国”实践团以脚步丈量信仰高地,在革命原乡与历史对话,用心灵感悟延安精神的永恒光芒。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带着革命前辈的殷切期望,把此行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勇毅前行的行动坐标,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书写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作者:何瑞遥 供图:肖一鸣
作者:何瑞遥     来源:何瑞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