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青春力量暖山村 豫北医学院赴后涧村实践队下乡开展热心服务

时间:2025-07-18     阅读:
  七月流火,暑意正浓。豫北医学院“赴后涧村实践队”的一行人踏着骄阳走进后涧村,开展了为期几天的暑期下乡服务活动。队员们以“热心服务暖民心,青春建功新时代”为宗旨,通过健康义诊、爱心助学、环境整治等多样化服务,用实际行动为乡村送去温暖与活力,谱写了一曲大学生服务基层的青春赞歌。
  
  后涧村作为豫北山区的偏远村落,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成了村里的主要群体。实践队抵达后,迅速与村两委对接,通过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摸清村情民意,针对村民最迫切的需求,制定了“健康护航、爱心助学、乡村美化”三大服务板块,确保每一项服务都精准对接群众所需。
  
  在“健康护航”行动中,队员们将村委会大院改造成临时服务站,搭建起简易却规范的诊疗区。内科、外科、中医科的队员们分工协作,为村民测量血压、血糖,听诊心肺,检查关节,详细解答关于慢性病管理的疑问。考虑到部分老人行动不便,队员们组成“移动诊疗小分队”,带着医疗器械上门服务。65岁的刘奶奶独居在家,多年受腰痛困扰,队员们不仅为她做了推拿理疗,还留下了贴敷药膏和使用说明。“这些孩子比亲人还细心,不仅看病还教我保养方法,真是热心肠的好孩子!”刘奶奶感动地说。八天里,实践队累计服务村民230余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专业医疗服务。
  
  针对村里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和辅导的问题,实践队专门开设“爱心课堂”。队员们利用村小学教室,为20余名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和安全教育服务。上午的文化课上,队员们耐心讲解数学难题、指导作文写作;下午的兴趣课上,手工制作、科普实验、健康小游戏等活动让孩子们笑声不断。队员们还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为每个孩子建立了“成长档案”。“大哥哥大姐姐教我们做实验、讲卫生知识,还陪我们打篮球,这个夏天过得特别开心!”10岁的留守儿童小宇兴奋地说。
  
  除了专项服务,队员们更注重融入乡村生活,用热心小事温暖村民心田。看到村里主干道旁杂草丛生,队员们主动拿起镰刀、铁锹开展环境整治,清理路边垃圾、修剪绿化带,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知村里的老磨坊年久失修,队员们合力修缮屋顶、清理杂物,帮老人恢复了磨面功能。傍晚时分,队员们还会在村口广场组织纳凉晚会,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陪留守儿童唱歌跳舞,小小的村庄因这群年轻人的到来变得热闹非凡。
  
  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始终以“热心、耐心、细心”为准则,把村民当亲人。一个队员注意到村里孩子普遍有龋齿问题,专门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护牙手册逐户发放,医疗组的同学们每天结束义诊后,都会把药品使用说明用方言标注清楚,方便老人理解。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
  
  “这群大学生真是来办实事的!不仅给我们看病、教孩子读书,还帮村里干了不少体力活,每天忙到天黑都不喊累。”村支书看着队员们晒黑的脸庞,心疼又感动。活动结束时,村民们自发来到村委会为实践队送行,有的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的把晒干的野花塞进队员手里,浓浓的情谊在山村的空气中流淌。
  
  实践队队长在总结会上说:“下乡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当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孩子眼里的光,我们深刻体会到‘热心服务’这四个字的重量。基层需要我们,我们也在基层成长。”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次下乡经历让他们懂得了医学不仅是治病救人,更是传递温暖,未来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践行医者使命。
  
  此次下乡服务活动,豫北医学院实践队用青春热情点燃了山村活力,用专业所长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家都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让更多大学生走进乡村、服务群众,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的热心服务中绽放绚丽之花。
  
  团队名称:豫北医学院赴后涧村实践队
  书院:羲和书院
  队长姓名:宋华茜
  通讯员姓名:曹爽
作者:曹爽     来源:豫北医学院赴后涧村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