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间,数据迎来“三级跳”:点赞从0飙至30.1w,实现飞跃;曝光从寥寥几十冲到上万,暴涨超2120%;音浪更翻涌近三十倍,热度势不可挡。
盛夏时节,成都东软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恒康队”的00后青年志愿者们,带着蓬勃朝气走进德阳市什邡市禾丰镇和平村。他们支起直播设备,用一场场鲜活热闹的助农直播,把当地特色产品-花椒的芬芳播向云端,把一串串跳动的数据书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亮丽答卷。
一、政策赋能,00后把“椒”彩推上云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产品上行,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这股政策的春风里,和平村迎来了00后志愿者的青春助力。青花椒林间、标准化车间里,志愿者们化身主播、助播、摄影师,在绿意葱茏的山林间架起三脚架,用镜头记录花椒采摘、晾晒、装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帧画面都饱含深情,每一句推介都真挚有力,每一场直播都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宣言,把和平村的故事讲出大山、播向远方。
首场直播结束后,和平村特色农产品——花椒的线上曝光人数从默默无闻跃升至7426人,次日突破1.1万人,如今更是达到5.3万人,真正实现了从“藏在深山”到“走向云端”的精彩蝶变。
(队长邹磊、李秀萍与农民伯伯在花椒园采摘花椒。袁玥辰供图)
二、数据飙升,三天点赞破30.1w 随着直播持续推进,和平花椒迅速“破圈”。次日,数据便掀起暴涨热潮:曝光人数较首日激增超2120%,音浪收入飙升近三十倍,点赞数从10.3w猛增至30.1w,评论如潮,分享如雨,观众被花椒的鲜香、田野的真诚和志愿者的热情打动,纷纷留言、点赞支持。村民们也自发在评论区里“打call”:“和平花椒火了!”
最高单日进房率达到45.4%,最高进房人数达3779人,评论数攀升至121条,直播间人气节节攀高。
(主播邹磊与助播袁玥辰、李徐帆在直播间推介当地特色产品。王晟杰供图)
三、乡味生香,青春接力乡村振兴 从简单的产品推介,到创意短片、花椒鸡烹饪挑战、花椒“麻感”体验……志愿者们一次次推陈出新,不仅让直播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更让村民笑逐颜开。一边是田野间一颗颗饱满鲜亮的青花椒,一边是屏幕上跃动的滚烫数字。当点赞数突破30.1w的那一刻,队员们和村民们紧紧相拥、合影留念,定格下最美的“振兴笑脸”。这群00后青年,用脚步丈量土地的厚度,用镜头记录乡愁的温度,用数据书写乡村的新篇。他们把青春的光洒在花椒林里间,也把乡村的希望推向更高更远。
(队员蔡帝军在花椒地里进行直播。李徐帆供图)
直播丈量热土,用数据点亮乡村,用热情点燃振兴,用行动书写担当。和平花椒在云端飘香,带着泥土芬芳的青春答卷在田野间铺展。他们以新思维链接山河,把屏幕化作桥梁,把汗水酿成收获,让乡村焕发出数字化的生机与希望。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青春与乡愁交织,理想与现实辉映,共同绘就一幅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禾丰镇和平村党支部、村委与三下乡队员在村口合影。陈泉舟供图)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不负韶华。和平村的青花椒因数字化而“出圈”,乡村振兴的希望因青春而闪光。成都东软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恒康队”的学子用热情和担当,把一颗颗花椒的芬芳播向远方,把一串串跳动的数据写进乡村振兴的篇章。未来,定有更多青春的力量奔赴热土,用智慧和汗水续写乡村振兴的新辉煌。
(撰稿:邹磊)
(来源:成都东软学院健康医疗科技学院恒康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