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琛雨 任书瑶)7月8日,为了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金三角”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栖霞区仙林街道仙林新村社区调研。一场别开生面的“时间银行”启动仪式在此举行。“金三角”团队正式为社区老人们发放了首批精心设计的“时间银行存折”,标志着该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探索的启航。
图为金三角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仙林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胡琛雨 供图
“金三角”团队组长胡琛雨同学介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核心项目是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他利用会计专业所长,主导设计并制作了这批寓意深远的“时间存折”。内页清晰设置了姓名、账号、日期、服务摘要、存入、支取、余额等栏目,如同一个记录邻里温情的“时间账户”。“我们特别参考了银行存折的易用性和会计账目的清晰性,”胡琛雨解释道,“确保爷爷奶奶们能直观地看到每一笔‘时间’的来龙去脉,让互助有迹可循、有账可依。”
图为“时间银行存折”。胡琛雨 供图
启动仪式上,团队成员任书瑶、汤琳细心地将一本本红色封面的存折递到老人们手中。拿到存折的老人们纷纷好奇地翻看,脸上洋溢着新奇与期待的笑容。“金三角”团队三人共同向在场的爷爷奶奶们详细解释了“时间银行”的理念: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用空闲时间为有需要的邻里提供服务(如陪伴聊天、代买物品、简单维修等),将服务时间“存入”银行;当自己未来需要帮助时,便可“支取”相应时间,获得他人服务。胡琛雨同学强调:“这个存折,就是您‘时间财富’的专属账本,记录下每一次温暖的互助。”
图为金三角基层服务践行团为老人发放时间银行存折。胡琛雨 供图
“以前只听说过存钱,存时间还是头一回!”现场一位张奶奶拿着崭新的存折笑着说,“这法子好,邻里互相帮忙,心里踏实。”老人们对手中的“时光存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询问如何使用。
“金三角”团队表示,发放存折只是构建社区“时间银行”体系的第一步。他们希望通过后续活动,逐步引导老人们理解并参与服务兑换,激活社区互助网络。此次实践不仅运用了会计学的记账管理知识服务社会,更旨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养老新路径。未来几天,团队还将助力“时间银行”在社区落地生根、良性运转。
图为金三角基层服务践行团与社区老人合影。胡琛雨 供图
实践团队看到爷爷奶奶们对‘时间存折’展现的热情,真切体会到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价值。将会计的‘借贷’理念转化为社区互助的‘存取’工具,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探索。后期团队将继续发挥会计学科优势,优化时间存折的记录系统,探索更简便的统计方法,并计划将实践成果整理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与操作指南,为社区乃至更广泛推广“时间银行”提供参考,为构建互助友爱的老年友好型社区贡献青春力量。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金三角”团队始终致力于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此次“时间银行”项目是他们关注社区治理、服务老年群体的积极探索。团队将以今日的“存折启航”为起点,用心用情写好社区互助养老的“会计账”。期待这本承载着邻里情谊的“时光存折”,在未来能翻开更加丰盈的互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