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羌韵星火耀北川,青春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24     阅读:
  
  2025年7月中旬,西南石油大学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深入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安镇,围绕永安小学,工农村开展了为期15天的文化支教、助老兴农、红色传承综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立足北川地域特色,以文化支教为核心纽带,联动开展社会调研、红色基因传承、文旅潜力挖掘及为老志愿服务四大板块,累计服务群众超500人次,形成多项可持续服务成果,用青春脚步丈量乡土,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防灾铸魂:纪念馆中砺初心,安全意识植心田
  实践首站,队员们走进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开启“青春追思行”。在序厅巨型浮雕前感悟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于灾难厅满墙姓名与废墟遗存前深切缅怀,更在科普厅系统学习地震成因与监测预警知识,并通过互动设备实操演练避险逃生技能。此行不仅筑牢了队员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更坚定了他们传播安全知识、守护生命之光、赓续伟大抗震精神的决心,为后续面向社区和校园的安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情暖桑榆:深入龙潭听心声,“暖心助餐”解忧难
  聚焦乡村养老需求,实践队多次深入永安镇龙潭湾开展关爱老人行动。队员们分组走访20余户高龄及独居老人家庭,通过问卷与深度访谈精准收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需求30余条。尤为暖心的是,队员们化身“炊事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亲手烹制并送达爱心餐食15份,同步开展居室清洁整理。活动尾声,送上精心准备的米面油等慰问品。这些“小而实”的行动,让青春关怀直抵老人心坎,也让队员们深刻体察了基层养老现状。
  童心筑梦:兴趣课堂启智慧,暑期安全护成长
  在永安镇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开设为期8天的免费儿童暑期兴趣辅导班,累计吸引50余名当地孩子参与。课程设计寓教于乐:通过破冰游戏消除陌生感,以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强化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暑期防护知识;日常进行课业辅导与趣味科普拓展视野;更融入手工制作、益智游戏等环节,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活动有效缓解了家庭暑期“看护难”,为乡村儿童播撒了知识与希望的种子。
  青春助农:躬身田间体艰辛,智慧献策促增收
  响应乡村振兴号召,队员们躬身入局,深入龙潭湾田间开展助农采摘志愿服务。在农户指导下,学习蔬菜辨认、采收、分拣技巧,分工协作完成200余斤时令蔬菜的采摘与装筐。汗水浸润泥土,方知稼穑之艰。采摘间隙,队员们与农户深入交流,了解作物种植技术、销售瓶颈等实际困难。基于调研,团队向镇村提出了协助拍摄果园短视频推广、编印简易种植技术手册、普及电商入门知识等“小切口”助农建议,力求以青年智慧赋能产业增效。
  薪火传承:红色足迹砺壮志,“两弹”精神照前行
  为筑牢信仰之基,实践队专程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在北川革命烈士陵园,队员们庄严肃立,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随后走进梓潼“两弹城”,透过珍贵文物史料与感人影像,重温我国“两弹”研制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特别是在邓稼先旧居前聆听元勋事迹,深刻感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不竭动力。
  星火不熄,羌韵长存
  十五天的永安之行,是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从防灾教育的初心洗礼,到田间地头的汗水挥洒;从儿童课堂的欢声笑语,到银发居所的温情守护;从红色圣地的精神淬炼,到乡村振兴的智慧献策,队员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西南石油大学的青春力量,已深深融入北川永安的发展脉动。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踪服务需求,深化“暖心助餐”等长效帮扶机制,优化助农建议落地,让羌乡的星火之光,汇聚成助力地方发展的蓬勃青春能量。
作者:陈明江、杨雨彤、曹帅     来源:羌韵永笙星火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