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组建:锚定多维目标分工合作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科普跃动,童心探趣"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立足创新港社区居民对知识科普与智能生活的更高需求,以谋求构建兼具学科特色与社会价值的实践体系。
2025年6月25日,实践队长于滨源围绕创新港社区实践规划展开介绍,向大家解读社会实践任务组成以及核心活动项目总览,并结合个人意愿与活动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分组,具体分为宣传组、宣讲组、手工组、户外活动组、物资后勤组等。明确以 “机械原理科普+运动场景体验” 为核心,串联科普讲座、机械工坊、趣味运动会三大模块,延续实践团队“工科赋能社区”特色。
图1实践队长介绍实践内容并分工
项目明确三大核心要求:活动创新融合科普讲座、科技手工与趣味运动会,打造立体化实践体系,丰富儿童体验:在知识传递层面,激发社区儿童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兴趣,使参与者学习了解2-3种简易机械制作方法;在能力培养层面,通过亲子障碍接力、两人三足等趣味运动项目,提升儿童团队协作能力与体育拼搏精神,同时要求实践队员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科普内容,学生担任讲师与志愿者,搭建双向成长平台;以新港儿童为中心,深度融合科普与运动,亮点鲜明。科技手工增设成果展示与知识讲解,深化科普教育效果,全方位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这些要求既形成"工科赋能社区教育"的核心理念,又通过运动元素的融入拓展了实践的维度,形成知识传播与身心发展并重的服务框架。
二、智慧凝练、经验分享:从寒假实践中萃取的进阶智慧
在对暑期社会实践政策进行深入解读之后,通过具体案例分享,帮助组员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暑期实践活动的安排。回顾2025年初的寒假实践,机械工程学院团队在创新港社区开展的机械科普活动已积累下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成为暑期项目优化的重要依据。
图2往年实践经验分享
张宇嘉同学作为2025年初寒假实践活动小队队长向暑期实践队做出经验分享。寒假期间,匠心筑梦实践小队走进创新港社区开展科普讲堂,结合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科技,通过互动体验激发儿童科学兴趣,让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启蒙教育。如何让专业知识变身儿童易懂的语言?如何让活动既有科技味又有温度?这些思考,是暑期实践中更细腻的设计、更贴心的互动。
在价值延伸层面,实践团队强调投稿传播的重要性,聚焦“理论普及+红色传承”的主题。衣丰昊同学带领大家梳理分析不同投稿平台的特点与要求,建议分阶段投递:实践进行中侧重活动动态,返乡后聚焦成果总结,形成传播节奏。投递需结合实践主题与平台要求选择渠道。完成这种从“做到“述”的转化,不仅能够锻炼文字表达与策划能力,更让团队深刻理解社会实践的价值。
三、项目推进、具体策划:细致的筹备之旅特色环节与流程
特色环节设计紧扣“科普+运动”双主线。融合知识科普、创意手工、趣味运动三大模块设计。队员们首先前往社区会议室进行场地布置,将3D打印笔套装、机器人拼装零件、航空航天科普道具等物资分门别类整理,逐一检查数量,确保材料齐全。现场摆放宣传海报,清晰展示活动流程,方便社区居民与儿童了解内容。
图3实践团队与活动现场
队员们进行全流程排演:每位成员试讲负责的科普内容,其他队员提出修改建议,细化展示内容和演讲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环节时间占比,确保讲解通俗易懂、互动自然,为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图4实践队员试讲
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队员们提前测试工具:操作3D打印笔,按照预设图案练习打印,熟悉笔尖温度和材料流动节奏;尝试拼装玩具,确认零件匹配度和组装难度,确保适合儿童操作。
工程智慧与童心碰撞,科普知识与运动活力交织。西安交通大学“科普跃动,童心探趣”暑期社会实践,以独特的方式,在新港社区的夏日里,书写“工科赋能成长”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