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民俗地摊融合路,助乡村振兴新征程
时间:2025-02-20 阅读: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为探索民俗文化与地摊经济协同发展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寒假社会实践队于2月9日奔赴章丘三德范村展开调研实践活动。实践期间,队员穿梭于村落的大街小巷,与当地村民、地摊摊主和游客深入交流,实地考察民俗旅游业与地摊经济的融合发展现状。
民俗“大扮玩”:点燃乡村旅游引擎
三德范村的元宵民俗“大扮玩”是一项传承已久的特色活动,集舞龙、舞狮、高跷、旱船等多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热闹非凡,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过去,“大扮玩”主要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庆祝活动,参与人员多为村内的老一辈,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德范村意识到民俗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独特价值,开始大力鼓励“大扮玩”的发展。村里组建了专业的民俗表演团队,邀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对年轻人进行培训,吸引了众多年轻村民加入。一位参与表演的年轻小伙兴奋地说:“以前觉得这些传统表演离我们年轻人很远,现在村里组织培训,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大扮玩’,参与其中特别有成就感,还能为村里的旅游出份力。”如今,每逢重要节日和旅游旺季,“大扮玩”都会在村里的广场和主要街道精彩上演。表演现场,锣鼓喧天,舞龙者动作矫健,巨龙在空中翻腾;舞狮者配合默契,狮子活灵活现;高跷表演者步伐稳健,旱船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引得游客们阵阵喝彩。“大扮玩”不仅成为了三德范村的文化名片,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大活力。
地摊经济:增添乡村烟火气息
为了进一步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村民收入,三德范村积极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在旅游景区周边和主要街道,规划了专门的地摊区域,为摊主们提供了统一的摊位设施和规范的管理服务。走进地摊区域,各种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有村民自家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的珠串文玩、古朴的木雕,展现了当地的传统技艺;还有各种特色美食,如香甜的糖画、酥脆的煎饼,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味道,还有套圈、打气球等互动小游戏。一位地摊摊主开心地说:“以前农闲时没什么事做,现在村里有了地摊,我把家里的手工制品拿来卖,还能赚不少钱,而且每天和游客打交道,特别有意思。地摊经济的发展不仅为摊主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烟火气息。游客们在欣赏民俗表演、游览乡村美景的同时,还能在地摊集市中穿梭,挑选心仪的纪念品,品尝美味的小吃,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热闹。地摊经济与民俗旅游业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协同发展: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民俗旅游业与地摊经济的协同发展,为三德范村的乡村振兴带来了显著成效。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地摊摊主的收入持续增长,村民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村里利用旅游收入完善了基础设施,修建了宽敞的停车场、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间,改善了村庄的道路状况,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游客们对三德范村的民俗文化和地摊经济融合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来自城市的游客表示:“在这里既能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在地摊上买到特色的纪念品,品尝到地道的美食,体验感非常棒,以后还会推荐朋友来。”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寒假社会实践队通过此次调研,深入了解了三德范村民俗旅游业与地摊经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也发现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地摊商品的同质化现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实践队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进行整理分析,为三德范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合理建议,助力三德范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美好愿景。
作者:赵雯烁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寒假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