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脚步印热土,禾光同行探新绿

时间:2025-07-10     阅读:
2025年7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禾”光同行青年实践团在辅导员杨宸宇的带领下,在南京市溧水区向阳村完成了一场深度实践。通过中心宣讲深化村民环保认知,深入调研揭示土地流转养老、种植升级探索与机械化成本难题,并重点发掘了当地“稻虾轮作”模式的运用,切身感受了乡村的脉动与温情。
依托中心大屏电视,实践团以“共享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文明”为主题开展生动宣讲,图文并茂普及节水护水、净村美居与清洁能源知识,深化村民生态理念。聚焦“绿动向阳,分类美好”,成员们详细解析“两次四分法”垃圾分类技巧。现场老人纷纷表示:“如今村里环境大变样,有了固定投放点,大家也更自觉了。”宣讲后,中心工作人员协助分发垃圾分类手册及生活物品,老人们认真研读,与成员深入交流,现场氛围热烈,知识悄然入心。

图为成员开展生态文明海报宣讲

图为中心工作人员协助分发生活物品
随着宣讲激发的生态思考,在肖浏骏副教授的专业指导下完善调研问卷后,实践团旋即跟随村委会干部深入村舍田间。调研精准捕捉到向阳村的发展现状:村中老龄人口占比较高,土地流转已成主流,亩均年收益稳定在万元左右,这也成为老人重要的生活支撑;农业生产仍以化肥为主提供养分,但部分农户正尝试混合堆肥畜禽粪便,探索生态施肥路径;田间耕作多依赖人力,少数合作社引入的机械化设备因购置租赁成本高,推广面临瓶颈。

图为成员深入村庄走访调研农户
调研中,实践团观察到当地采用稻麦轮作与深翻秸秆还田模式,防止土壤板结和秸秆焚烧污染。合作社提供灌溉设备,指导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混施策略,为农业生产筑牢了基础支撑。但也面临相应的挑战:播种量远超专家建议,影响根系扎根;杂草抗药性加剧使农药用量攀升,无人机作业受天气影响精准度不足,陷入“成本增、效果减”困局;丘陵土壤抗旱能力弱且近年干旱频发,小麦减产风险大。​

图为当地村民给成员讲解稻麦轮作知识
深入田野,当地稻虾轮作模式引发实践团兴趣。农户表示,小龙虾综合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优于养鱼;轮作田药肥用量严格受限,稻米多为自家口粮;龙虾病害防治需每日巡查,用药“少量多次”;种植水草是养殖核心,可为龙虾提供栖息与蜕壳空间;轮作时序为养虾后撒播稻种,注水至萌发位,稻收后放水重启养殖。值得一提的是,科技赋能为生态农法插上了翅膀,为提高效率,部分农户引入无人机,商家会提供全套资料、专业培训并协助考取 “驾驶证”。

图为稻虾轮作基地负责人给成员讲解相关模式
调研尾声,团队踏入一户正在用餐的老人家中。老人不仅耐心配合访谈,分享生活点滴,临别之际,奶奶更亲手切开清甜的瓜果热情招待。这份来自乡土最质朴的温情,深深浸润了每位成员的心田。

图为农户给成员分发西瓜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向阳村邓杰主任合照
从环保理念的宣讲台,到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再到稻虾轮作生态模式的深度探访,“禾光同行”青年实践团成员以脚步丈量向阳热土,用智慧解读绿色发展的平衡之道。他们在宣讲中播撒生态理念,在调研中感知乡村脉动,在特色农法中领悟科技与生态的融合之力,更在质朴的乡情里收获了实践的温暖回响。这趟满载思考与感动的旅程,为青春写下了扎实的注脚,也为向阳村的绿色画卷增添了生动的色彩。
作者:庞颖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