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风扇影伴艾香,传统文化润心田——安徽医科大学“蒲公英”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黄泊渡小学开展爱心支教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全身心投入新时代蓬勃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给予乡村留守儿童们更多的知识与关爱,丰富其暑假学习生活,7月11日—7月13日,安徽医科大学药学科学学院“蒲公英”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六安市霍邱县泽沟村黄泊渡小学,为这里的小学生们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
巧手生香:药香囊里藏安康
在香囊制作体验课上,实践团成员通过播放“香囊的妙用”视频带孩子们了解中药香囊有驱虫防疫和安神静心的妙用。随后,以“以张天师除五毒”的传说故事为引,讲述艾虎香囊 “祈福纳祥”的 寓意,并介绍了香囊中的中草药材。课后,同学们精心挑选艾草、陈皮、藿香等中草药装入虎皮香囊中,认真系上流苏,举着成品互相“炫耀”。一位同学感叹道:“今天不仅学会相关中草药的知识,还在挑战香囊制作难题时体会坚持与勇气。”
漆彩流光:非遗扇面绘新意实践团成员通过展示2024年春晚中三位主持人手持的“上”“春”“山”扇子的图片设置悬念,引出漆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孩子们在了解后纷纷惊叹古老工艺沉淀的智慧。在学习完漆扇“漂漆”的技法后,孩子们化身“小工匠”,以漆为笔、以扇作纸以极高的热情与创造力,漂染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扇面,将美好传递,并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第一次亲手做漆扇,感觉特别神奇。原来一把漆扇要经过这么多工序,特别佩服古人的智慧。”一位同学举着完成的作品开心地说。

动静相宜:太极养生强体魄
教室里,实践团成员们将源远流长的中华太极拳文化,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学得会,玩得嗨的趣味课程。面对充满好奇心和精力旺盛的小学生,实践团队员们摒弃了复杂的理论讲解,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巧妙地融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故事中:“白鹤亮翅”像小鸟展翅飞翔;“手挥琵琶”如拨动琴弦般;“云手”似轻轻抚摸飘过的白云……实践团成员行云流水的动作演示、朗朗上口的口诀和轻松活泼的游戏互动,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操场上,实践团成员们化身“太极小导师”,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小老师”的动作,在“慢”中体验专注,在“静”中感受力量。一招一式,初显少年沉稳;一起一落,尽展蓬勃朝气。孩子们小小的身影整齐划一,构成了一道充满童真与传统文化韵味的独特风景,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他们心中悄然萌芽。
本次活动,实践团将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漆扇的东方雅韵、香囊的馥郁深情带进乡村,他们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本身,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后的创新诠释 ,生动展现出了中华文化饱含温度的独特魅力。未来,“蒲公英”实践团继续走进乡村、深入基层,扎根祖国大地,守稳传统文化之根,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之歌里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