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泰州7月2日电(通讯员 文玥珺)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精神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而当前抗战历史见证体系正面临双重危机:幸存老兵年事已高,致使口述史料采集窗口期急剧收缩,部分抗战遗址因自然侵蚀与城市开发,遭遇不可逆损伤,物质载体与活态记忆的衰减威胁着精神的代际传承;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正通过篡改史实、亵渎英雄等行为蛀空集体记忆根基,弱化青年历史认同。
为了让濒危的历史记忆以鲜活可感的形式留存,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侵害,强化青年群体的历史认知与民族认同,更好地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伟大抗战精神,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激励后人奋进的精神财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扬抗战精神,砺青春担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前往泰州海陵区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庄严的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
团队成员有序参观烈士纪念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重温了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泰州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被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触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泰州市烈士纪念馆前的合照。
团队成员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一踏入场馆,便被沉重肃穆的氛围笼罩。馆内陈列的历史文物、珍贵照片及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万人坑遗址中的累累白骨,无声控诉着侵华日军的暴行;幸存者的口述影像,让成员们深切感受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图为团队成员在给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们献花。
图为团队成员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留言。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里的历史照片、档案文献和实物展示,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日军慰安妇制度的罪恶本质,慰安妇幸存者的悲惨遭遇,也引发了成员们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思考。
团队成员参观雨花台时细雨纷飞,雨中的雨花台松柏苍翠,更显庄严肃穆。成员们沿着石阶缓缓而上,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敬献花圈,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随后,大家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众多革命烈士生平事迹、书信手稿和革命遗物,生动展现了恽代英、邓中夏等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屈的斗争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图为团队成员在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图为团队成员本次实践活动的合照。
本次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圆满达成预期目标,不仅有效激发了团队成员的爱国热情,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以史为鉴,将对先烈的缅怀之情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