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寻访红安热土,共绣苕乡新章

时间:2025-07-20     阅读:

  为深度剖析湖北省红安县“红绿古”三色模式赋能大别山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经验,合肥工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7日至11日赴红安县开展“寻访红安热土,共绣苕乡新章”系列实践活动。

访红脉织韵,话匠心传承(红古)

  7月7日至8日,实践团队走进长胜街,实地调研红安大布织造技艺和国家级非遗红安绣活的传承现状。

  在工坊,团队与传承人黄珍兰女士交流,得知革命时期红安大布因经纬密实、吸汗透气,广泛用于制作红军军服与被单,凝聚人民智慧。陶文成先生演示了踏板节奏、手持力度调控花纹及梭子角度对布面平整度的影响等核心织造技艺。红安绣活传承人席和玉女士强调,绘图是绣活灵魂,对称纹样的绣花鞋垫极考验技艺与耐心。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红安大布非遗织造技艺

  实践队员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非遗技艺,真切体会到手工织布工序繁复、绣活绘图与针法的不易。队员们感慨,非遗技艺承载历史与智慧,新生代应汇聚力量,让其在新时代延续光芒。

探绿韵新农,绘共生图景(红绿)

  7月9日,团队前往瑞沣养殖专业合作社,学习“红色文化赋能绿色产业”实践经验,理事长姚峰向团队阐述了以“留住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团队了解到,游仙山庄正探索“闲置资源活化-特色产业培育-集体增收反哺”的发展闭环,融合打造复合业态。实践团参观基地智能化组培实验室,了解“双薯轮作”技术的巧妙、“脱毒”技术的关键及环境逻辑控制的精确。

图为实践队员在瑞沣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带领下了解红安苕产品

  团队沿小路前行,领略到种植地、实验地、加工地等通过田园绿林建设,变得井然有序、生机盎然。成员们表示,只有守护绿水青山才能创造金山银山,只有传承文化根脉才能激活发展动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循赤魂印记,铸信念丰碑(红忠)

  走进八一村,刻字石墩与思源亭碑映入眼帘,四周赤区旧邸错落,红墙黛瓦间尽显红色生态古村落的厚重与韵味,让团队初窥八一村对红色底蕴的留存与彰显。在郑书记带领下,团队走进方和明起居室,围站于陈列旧物件的展柜前,聆听他带领乡亲 “改穷貌、换新颜”的故事,钦佩其“为乡亲们办实事”的初心,领悟“忠诚源于坚守,成于实干”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八一村书记交流

  沿青石板路前行,实践队员到访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忠诚党史馆、红军广场等地,在革命旧物与伟人故事里,了解“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探索历程,感受革命先辈忠心向党、忠厚传家的品质,领会“人民、初心、传承”的深刻内涵,触摸历史温度,汲取信仰力量。

  7月10日上午,为接续红色精神革命力量的学习之路,团队奔赴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探寻革命先辈光辉生平,于历史回溯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董必武纪念馆内,团队全面认识到董必武从投身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政权和法制建设殚精竭虑的一生,深刻共勉其以马列为舵、以实干为楫、以“彻底革心兼革面”胸怀永葆赤诚的信念。

谋三色兴旅,启振兴新局(访谈)

  为推动文旅事业发展,团队采访红安文旅专班负责人万振涛,了解到红安县文旅发展的核心战略、特色做法、面临问题及应对策略。作为革命老区核心区,红安县依托红色资源、绿色生态和古色非遗,系统整合打造特色文旅,在政策引领、实践创新等方面完善体验服务,推动区域三色协同发展。针对专业运营与高层次导游人才短缺问题,万振涛表示,将遵循“年轻化表达、可视化呈现、社交化传播”的宣传策略,强化政策、项目与人才支撑,深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增收”模式,让大别山精神焕发时代光彩,为革命老区振兴开辟新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与红安文旅专班负责人交流

  此次调研活动,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红安县的成功实践证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关键在于立足自身特色、精准对接时代需求,而非简单复制他人模式。未来,成员们要以青年视角和力量,探索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创新实践价值,为同类型革命老区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样本。(通讯员:曾鼎伊 谈安雪)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