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乡”伴趣味课 童心“活”现文化韵

时间:2025-07-21     阅读: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乡村文化趣味课堂活动

2025年7月13日下午,在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回荡着孩子们稚嫩的童声和欢快的笑声。这是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正为村里的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岳阳县历史文化趣味课堂”,让厚重的乡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

小小手指点江山:地理宝藏跃然“屏”上

课堂从家乡的“地理宝藏”启程。当洞庭湖的壮阔地图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手机屏幕展现,孩子们瞬间化身小小地理家,争相伸出小手,在屏幕上精准定位自己熟悉的清水村。“看!我们的村子就在湖边!”找到目标的孩子兴奋地喊道。志愿者顺势引导孩子们认识洞庭湖的“精灵”——江豚与候鸟,将生态保护意识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间。清水村依湖而生的独特地理魅力,在一指一点间变得触手可及。

木雕皮影“活”起来:历史非遗触手可及

走进“历史故事”长廊,屏幕上展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谷英村影像,其精美的古建筑立刻成为焦点。孩子们惊叹于古建筑精妙的排水天井设计,更被木雕中蕴藏的吉祥密码深深吸引。“竹子代表什么?”“节节高升!”在“木雕猜猜乐”环节,孩子们脑洞大开,争相解读荷花“和和美美”等图案背后的美好期许。当课堂切换到非遗“皮影戏”,孩子们在志愿者引导下伸出双手,光影交错中,“手势变变变”——灵巧的小手瞬间化作飞鸟、游鱼、摇曳的树影。古老艺术的神奇魅力,在孩子们亲身参与的“魔法”体验中生动绽放。

童心接棒:从课堂走向家园的文化传承行动

课堂尾声,趣味活动悄然融入了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一份特别的“文化传承行动”任务清单交到孩子们手中:绘制心中的“家乡宝藏地图”,标注最喜爱的角落;回家采访爷爷奶奶,挖掘老物件背后的光阴故事。在热闹的“方言保卫战”中,“恰饭”(吃饭)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岳阳方言被孩子们大声念出,乡音的亲切感与孩子们的自豪感在教室里回荡。这些任务将课堂的余温延伸至家庭和社区,让文化传承的种子真正扎根乡土。

“原来我们清水村、我们岳阳藏着这么多宝贝!”课后,一位意犹未尽的小学生兴奋地说。这场由湖南工程学院学子带来的历史文化之旅,巧妙运用现代技术与互动游戏,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体验,在孩童心中烙下鲜活的乡土印记。

“‘三下乡’社会实践,既是躬身实践,也是对乡土文化根脉的深切理解与认同。”团队负责人张同学表示。这堂趣味盎然的课,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孩子们认识家乡、热爱故土的热情,也为清水村的文化传承注入了青春动能,在童声笑语中,乡村文化振兴的希望画卷正徐徐铺展。

通讯员:刘家骅  段世成  蔡昊

摄影:王爱然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