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在清水村开展“探索气象奥秘 播撒科学种子”气候科普教育活动
2025年7月13日,为提升乡村儿童科学素养,启蒙环境保护意识,湖南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今日走进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精心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小小气象家,守护地球家”的气候科普教育活动。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气候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火种。
图为实践成员与孩子们的大合照 王爱然供图
【寓教于乐,解码气候奥秘】
团队成员化身为“气候科普导师”,摒弃灌输式教学,巧妙运用直观教具、动画短片和互动实验,构建起引人入胜的探索场景。他们首先通过精美的地球仪和大气层结构模型,形象展示了地球气候系统的整体框架,引导孩子们理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及联系。
“大家看,这个透明的‘罩子’就像我们的大气层。太阳光带来温暖,但部分热量会被大气中的气体‘留住’,这就是自然的温室效应,它让地球温暖宜居。然而,人类活动排放的过量温室气体,就像给地球盖上了过厚的‘被子’,导致全球变暖……”志愿者借助精心设计的“迷你温室”对比实验,将抽象的温室效应原理直观呈现。孩子们屏息观察温度计的细微变化,惊叹于科学现象的同时,深刻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
图为志愿者带小朋友做迷你温室实验 张佳莹供图
【聚焦影响,根植环保理念】
科普不止于现象解释,更着眼于责任启蒙。志愿者们结合全球及本土实例,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阐释了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如暴雨、干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等深远影响。特别展示了清水村周边生态环境图片,引导孩子们思考气候变化与家乡水土保持、农业生产的关系。
“保护地球,我们能做什么?”面对这个核心问题,团队设计了“低碳生活小卫士”承诺环节。志愿者列举了节约用电、减少浪费、绿色出行、爱护草木等具体可行的环保行动,鼓励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先锋。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在“绿色承诺树”上按下手印,许下守护家园的诺言。科学知识与环保责任在此刻紧密相连,深植于幼小心灵。
【启迪未来,赋能乡村教育】
此次气候科普活动,是湖南工程学院学子响应国家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务实之举。团队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与创新思维,将复杂的气候科学转化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学习体验,有效弥补了乡村科普资源的部分短板。
科普教育是点燃乡村儿童科学梦想的关键一环,我们将持续支持此类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培养未来具有科学素养和环保责任感的公民贡献力量。一颗颗探索科学的种子,已在清水村的沃土中悄然播下,静待花开。
通讯员:刘家骅 姜曾艳 邓鸿涛
摄影:张宇宁 张佳莹 王爱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