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岐黄国医”志愿服务团队以落实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紧扣“基层群众服务、红色精神传承、乡村产业发展”主题,在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开展了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乡村老年群体健康需求,通过弘扬积极老龄观、倡导健康老龄化理念,既为基层群众送去中医疗法与健康知识,也让成员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用青春行动书写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义诊送健康,情暖基层民
“岐黄国医”志愿服务队抵达菏泽市定陶区张湾镇后,与村委会干部深入交流,在村干部协助下,队员们大致掌握了张湾镇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涵盖村民构成、基础病史、村卫生室诊疗等信息,随后初步拟定实践提纲、明确活动计划。
活动开始之前,团队成员经调研发现,当地常住村民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且文化程度不高。为便于沟通,队员们决定采用问答形式开展病情诊断。7月16日,“岐黄国医”志愿服务队在王红焱、董康老师的带领下,启动爱心医疗服务活动,现场提供健康咨询、血压测量以及推拿、刮痧、艾灸等中医特色服务,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奋进力量
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当地红色文化基地,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基地内,一件件饱经岁月的牌匾静静陈列,斑驳的痕迹中仿佛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图片依次排开,真实再现了当地红色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民联防故事,到解放战争中的模范事迹,实物与影像交织成一部立体的红色史书。此次参观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强大魅力与深厚底蕴,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服务基层群众的信念。
随后,团队来到定陶战役指挥部旧址。在解说员生动讲述中,先烈们英勇无畏的事迹如在眼前,其崇高革命精神震撼人心。此次参观不仅引发情感共鸣,更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敬仰传承,让队员们愈发坚定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的信念。
最后,团队来到鲁西南烈士陵园。在缅怀先烈、追思历史的肃穆氛围中,队员们意外发现一只翅膀受伤的飞鸟,出于医者本能,大家迅速开展急救后,交由陵园工作人员联系野生动物保护站。这桩无意间的善举,既延续了团队服务生命的初心,也让红色教育之行多了一份温暖注脚。
入乡观产谋发展,助村振兴谱新篇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的发展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岐黄国医”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来到了张湾镇工业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有特色家具环保展示,还依托当地资源发展医学器械生产等许多医学相关产业。志愿者们走进生产车间,协助工人们整理器械部件、打包成品。
此次志愿服务不仅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明确了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也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未来,“岐黄国医”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基层、服务乡村,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贡献青春力量!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岐黄国医"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爱心医疗服务、红色教育、产业调研等多种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在为期四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张子凡感慨道:“这次实践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标准化卫生室让看病更方便,特色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既体现了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地见效,也展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实干精神。作为大学生,我们更深刻理解了新时代青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责任与担当。”团队指导老师董康表示道:“作为中医专业的青年学子,我们既要精进医术,更要心系基层。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检验,更是对医者仁心的锤炼。希望同学们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专业优势,通过义诊服务、健康宣教等方式切实提升了当地群众的健康意识,同时团队成员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深入调研也为校地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