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西安外事学院实践团探寻镇巴文化根脉 携手坪尚居学龄儿童走进镇巴博物馆

时间:2025-07-24     阅读:


西安外事学院实践团探寻镇巴文化根脉
携手坪尚居学龄儿童走进镇巴博物馆

作者:李诗语    王钰汝    石瑞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7月12日,西安外事学院工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4名师生带领镇巴县泾洋街道坪尚居8名儿童开启了活动的第三天征程。实践团一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镇巴县博物馆和文化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内各展厅以文物、图表、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革命先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奋战历程。

镇巴——融三秦文化,汇蜀汉遗风,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班超的食邑之地。镇巴有它独特的地域文化,当地称作“三乡文化”——苗民之乡,红军之乡,民歌之乡。镇巴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城新街东侧中段,其前身是“镇巴县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91年2月,县人民政府将’“文管所”更名为“镇巴县博物馆”。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物有:石斧、陶罐、陶仓、铜鼎、铜镜、古瓷器、古钱币、古钟等,还有“川陕革命史料”,馆藏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二三级文物等。这些文物中“宋代古钟”和“红军墨书布告《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土地法令》”最具特色。
展区入口处,一幅巨大的班超出使西域路线图格外醒目这里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场景,都在诉说着班超与这片土地的渊源,孩子们在实践队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班超的故事,同时在互动中学习普通话,图上清晰标注了他从洛阳出发,途经镇巴,前往西域的行程。讲解员指着路线图,用普通话向孩子们介绍:“班超是东汉时期的重要人物,他曾带领部下出使西域,而镇巴是他途中的重要一站。” 孩子们凑近地图,认真听着讲解,时不时发出好奇的疑问。

藻井展区还原了镇巴地区传统建筑中极具特色的藻井结构,其位于展区中央的仿古建筑顶部,藻井的每一层都布满了寓意吉祥的纹饰,有缠枝莲、云纹、龙纹等,色彩虽历经岁月却依旧鲜亮。层层叠叠的斗拱与繁复的彩绘让人叹为观止。一进入展区,孩子们便被头顶那片华丽的“星空”吸引,纷纷仰起头发出惊叹。讲解员指着藻井的顶部,用清晰的普通话介绍:“大家看,这个像伞一样从屋顶垂下来的装饰,就叫‘藻井,它是古代建筑中很讲究的部分。”

走进县博物馆的 “红色民歌” 展区内,《十送红军》的音频在录音设备循环播放着带着浓郁镇巴方言韵味的原版演唱。一踏入展区,那悠扬又饱含深情的旋律便萦绕在耳边,孩子们瞬间被吸引,纷纷驻足聆听。讲解员轻声用普通话介绍:“这首《十送红军》是咱们镇巴著名的红色民歌,讲述的是当年镇巴人民送别红军时的感人场景。”

此次博物馆之行,为“推普兴乡 语润同心”实践团的暑期活动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只有真正读懂脚下的土地,才能让语言传播工作更有温度、更具力量,未来将以此次参观为起点,努力让普通话成为助力镇巴文化传承、促进乡村发展的 “同心语”。
 
作者:李诗语 王钰汝 石瑞奇     来源:西安外事学院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